今天早上,因一些琐事又和家里吵架了。说到我的写作上,又是一番的质疑和嘲笑。“你写的那是什么文章啊”“做好自己的正事就好了,别做这些没用的”这样的情境已经习以为常了。父母总是粗暴的认为,我做不到,做不好,我不行。这样对话的结果,往往是我很受伤,很挫败,从某种意义上,我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是不是真的做不好?同时,也厌恶这个家庭,从来没有一个人肯站在我的角度,去真真正正的了解我的感受,去感同我的心,去为我考虑。
从小到大,这样的沟通无数次,最后,还是以家长的胜利而告终。她们的决定总是最正确的,打着为我好的旗号,让我妥协她们的决定。没有赞赏,没有夸奖,没有被肯定,没有被相信,没有被认可,只有“一言堂”,只有你听我的就对了,只是把他们的需求强加在我身上,从来没问过我的感受,从来没关心过我,喜不喜欢,也许,这并不重要。
诚然,家庭所给予我的物质上的享受,我是感恩的,我是感激的。但,从来没有一个人,试着从心灵角度,去关心我,去体贴我,去询问过我的需求。我只是,做一个可悲的执行者就好。记得,第一次看到巴金老先生的《家.春.秋》时,我就惊奇地发现,我就是书中的高觉新。呵呵!
我也曾经很努力的抗争过。没用。我曾经把自己写的文章,拿给父母看,本一心欢喜,以为会得到父母的肯定与赞赏,但一次都没有得到过。只是淡淡的敷衍了事。久而久之,我也不屑于给她们看了。每个人都是需要被肯定,被认可,被需要的。一旦得不到,真的会觉得灰心丧气,特别的无助。
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但家庭是不能选择的。原生家庭所带给自己的好与坏,在一个孩子成长、成熟后,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必然会从他(她)之后为人处世的细节上,找到原生家庭的影子。
现在我是一个宝妈,也要面临教育孩子的道路要去走。已经被这种冷暴力、零沟通侵袭30年有余,这之中所带给我的痛苦与无奈,我深深记得。也正是因为这份痛,让我必须隔断这份痛,寻求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让我的孩子不至于像我一样,继续被旧式教育所荼毒、所影响,乃至影响他的一生。
我想把我所从来没感受到的,我想把我想要的教育,灌输给我的孩子。今时不同往日,所谓的“一言堂”,所谓的吹胡子瞪眼睛,所谓的“为你好”真的对孩子无益。孩子们需要的是新式教育,我们给孩子提供舒适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从心理上、从情感上、从身体上去感怀孩子的感受,去体会孩子的感知,从而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与疏导,让他的人生无所缺憾,这样,才算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我想,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吧。家长们或多或少的都会这么说给你听,我们抛却字面的意思,引申到某件事情背后,深刻的去想一想,家长们这么做,真的是为我们好吗?她们又不是我们,她们怎么知道,这么做就真的是为我们好。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她们不是我,怎么就那么笃定,替我们拿的主意,就一定是正确的?就一定是我们想要的那个结果呢?恐怕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为孩子好,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一对智慧的父母,会感知孩子的需要,提出自己的建议,引导孩子走正确的道路,让孩子自己去斟酌,去选择,究竟如何走,才是最适合他自己的道路。因着自己所受的这种不是很开明的教育,所以我需要,时刻修正自己的心理状态,寻求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真真正正的去为孩子好,去正面引导教育他,才是教育的正确道路。
写下这篇小文,也想和所有的宝妈一起分享,更适合的教育理念,把孩子培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我再次呼吁,不要再粗暴面对孩子的需求,不要再宣泄自己的情绪给予孩子,不要再不闻不问孩子的感知,不管多大的孩子,她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恶,有自己的感受,只要我们耐心去观察,认真去感受,给孩子提供一个理性的建议,这才是真正的为孩子好,而不是独断专行,唯我独大,那样,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让孩子对你望而却步,封闭自己的情感世界。
你此刻要做的,就是走出去,走到孩子心里,想象自己是一个孩童,感知他的感受,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不管他做对了什么事,不要吝啬赞赏,多去鼓励他,认可他,赞赏他,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爱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