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八月哥
原创首发:教培江湖(jiaopeijianghu)
转载请申请授权
10人
50人
500人
5000人
看到一串数字,不知道你有什么感想?
教培行业,我见过最小的组成单位,应该是10人小团队,最大的是5000人的集团,再往大,不好意思,我也没有进过,就不讨论了。
接下来,我来和大家分享下,在10人的小公司和5000人的大机构里上班,到底都是什么感觉,一起来感受下。
01
首先,我们从最小的说起。
10人以内的团队,应该属于创业型的小公司,这样的公司,我亲身接触的有两个。一个失败了,一个相对比较成功。
为什么?
失败的那个,创始人A君当兵出身,找了一堆战友开了一家英语培训班。两位教学老师,其他七八个人,负责招生。
这样的架构,按道理说,绝对扁平化,A君一人管理,剩余9个听令即可。
前期开拓市场,是没啥问题的,结果坚持了不到半年,这些人发现,挣不到什么钱,因为那时小城市的英语培训还没起步,加上这些人在市场招生、电话营销方面,都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经过严格的培训。
包括A君在内,10个人没有一个曾经有教培行业创业成功经验的,因此,没多久,团队就散了,战友们挨个离开,培训班撑了一年多,原有的100多学生消耗殆尽,新生源上不来,最终,宣告破产。
这是我见过的创业失败的案例,也是线下小微培训机构的典型代表。
02
再来说一个成功的吧。
创始人B君,是一位80后,离职创业前,已经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的很多年,年薪50万以上。
他选择的项目是在线教育,刚好赶上在线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B君独自一人,带着一个程序猿租了一间办公室就开始了。
两年后,团队发展到10人,APP已经成熟上线,原始粉丝积累超200万,日活5万+。这个成绩获得资本认可,首轮投资200万进入,公司估值飙至6000万,现在只会更高。
03
同样是10人团队,一家线下培训班,辛苦一年招生100来个,业绩20万不到。一家在线教育,两年积累,业绩突破50万,并在第三年轻松突破500万+。
这么对比,其实并不公平,因为线下和线上的运营是两码事,并且业绩方面,线上是可以无限突破,只要流量上来、产品爆款,业绩很容易成十倍、百倍增长。
而线下则几乎不可能实现成倍增长,比如好未来和新东方的线下门店,高峰期也不过是每年百来家,业绩35%增长已经很高了,而且,师资管理容易跟不上,出现很多问题。
04
我们不说这两家运营好坏,只说说在这两家工作氛围吧。
A君的公司,工作环境,是一间老师办公室,三间教室的格局。员工日常在一间办公室,打打鸡血,然后招生,有时候搞搞活动。大家都在一起,类似小作坊,很多机构都是这么起步。
A君有时候会和大家一起去市场做活动,大部分时候在办公室打斗地主。在营销方面,偶尔会给大家讲些心得,其他时间靠团队去做。
B君的公司,只有一间办公室,30平左右,刚开始只有8个人坐,位置满满的,大家各司其职,围绕项目,不停打磨产品,根据市场数据,随时监控调整文案海报之类,工作井然有序。
B君会及时跟进项目,尤其关注数据,一旦流量出现异常,或者业绩增长出现异常,马上反应调整。
在这样的两家小公司工作,工作感受都很相似,每个人都有活干及时补位,同事之间非常熟识,大家经常吃饭聚餐。这是小公司的好,但是,由于项目、市场环境、能力等不同,两家公司也最终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10人小公司,抗风险能力差,每年倒闭的不计其数吧,能脱颖而出的凤毛麟角。
05
接下来,说说在50人公司的感受。
我记得,在公司有50人的时候,教培机构一家校区是容纳不了的,正常的一家培训班能容纳20人左右算是比较齐全的人员配比,50人的时候,机构已经开了两家分校。
那么,就会发现,50人,要想充分调动,就会用到更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我们称为管理。
所以,这时候,公司的创始人,必然从日常的琐事中独立出来,潜心做管理,设计薪酬制度、SOP等等,因为,靠人管人已经不行了。
所以,你会发现,往往出门学习的校长,大多属于员工有个三五十号人的时候,这是最费脑子的时候。
公司说大不大,说小吧,也不小,几十号人,一个月工资发下来,起码也得20万起。但是,如何能够让人均绩效提高到足以撑起来,是个难题。
到了100人的公司,这样的培训机构,其实已经开始有了企业的雏形,校长管理制度已经撑不起来,于是,这时候,公司会出现总经理办公室,作为高出各个分校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各个分校的管理。
因为这个时候,分校规模已经接近10家,可能还会跨区域、跨地市、甚至跨省份来运营。这也就是全国性连锁机构出现的先机。
100人的公司,基本是总经理办公室、各分校校长、然后到各分校岗位负责人这样的管理模型。
那么,到了500人的公司呢?
上下之间要想通气,非常困难。总部和分校之间的沟通,职能的划分,复杂指数升级不少。
一般这种机构已经是教培行业的中型机构了,人数500人,业绩规模在2000万到1个亿左右。我见过很多类似区域性品牌,大多能做到这个规模。
然后,将总部搞起来,风风火火,感觉像个集团公司的样子。其实,管理方面,距离成熟的公司还相去甚远,毕竟整个教培市场也就20多年历史,属于年轻后生。
06
那么到了5000人的公司呢,这个我们得好好说道说道。
10人到5000人,人数升级了500倍,相信其中的管理难度至少也上升了500倍,甚至更高。
创始人基本看不到了,员工也认不全了。要想组织一个员工大会,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了。
目前我只参加过一些教育峰会,超过5000人的情况,一个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大厅,坐的满满当当,保安和志愿者云集,才能保证这5000人的安全。
我曾经混迹到这样一个公司大群里,5000+员工,大家都使用企业微信和企业QQ来办公。
这样的教培机构,在国内来说,也算是大中型机构了。
但是,这样的公司,各方面真的全面了吗?
未必!
船大难掉头,很多人知道这句话,但是,如果没有在5000人以上的大公司感受过,你可能很难知道为什么他难掉头?
07
我来举一个最简单的案例吧,这个案例,在任何机构,任何组织里都可能会遇到。
比如,我要做一张节日海报。
10个人的公司,
“老板,母亲节到了,我们做个海报吧?”
“好,做吧”
“谁来设计”
“某某,你负责设计,某某,你负责文案,两天后给我看。
“好的”
两天后,海报通过,公布。
但是,超过100人的公司,要设计一张母亲节海报,就要考虑,哪个部门负责,什么用途,总部用还是分校用,做营销还是做曝光等等。
那么到了5000人以上的公司呢,对话可能是这样的:
“老板,母亲节到了,我们做张海报吧”
“做吧”
一星期后,老板问:“母亲节海报做好了吗”
“做了,因为大家需求不同,品牌部门要做品牌曝光,微博运营那里和其他品牌互动做活动海报,微信运营那里要做一个H5全景呈现,营销部门要做一个小游戏,市场部门要搞一个母亲节抽奖海报,分校那里有个地推活动的海报,商务部门和某平台联合推出了一款冠名产品······”
“所以,老板,你是想看哪一款海报来着?”
老板晕了。
08
其实,无论是10人小公司,还是5000人大机构,活,该干的,还是得干,业绩不好,照样危机重重。
大公司看似很大,其实,也是做细活,细化到每一天,每个岗位的匹配。有时候,会比小公司更加细致。
小公司,反而是做粗活,要把握机构的生存红线,一切围绕单一目标(业绩)进行,很多辅助的工作可能并不会去做。
以上就是我亲历的,10人小公司和5000人大机构的区别了。
作者简介:八月哥,教培业自由撰稿人,摸着良心写字。从事教培多年,做过市场,搞过运营,研究过品牌,采访过大咖,发表过百万文字。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