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5日
记录两例小小的“一念之转”,“真的是这样吗?”
邻居:
前几年我刚搬回从小长大大老小区,对又要跟讨厌邻居相处很抗拒。我对门家是一对老人,家里满是猫,狗,鸟,家里黑洞洞的,夏天楼道里臭气熏天。他俩经常坐在楼下翻垃圾、喂流浪猫狗,是方圆有名的脏乱差,居委会,甚至公安都拿他们没办法。我这种高雅女性怎么看得上他们呢?!
我有时把垃圾放在门口,第二天就没了。肯定是他们捡走了!酒瓶子、纸盒子都能卖钱。
实际情况是:有天巧遇住我楼上的其他邻居,他告诉我他是楼道长,楼道是禁止放垃圾袋的。他跟我家人都熟识,出于善意,每次都默默的帮我把垃圾带下楼。
再反思对面老人,虽然脏,但很善良。对自己没任何要求,默默的照顾着小区附近的流浪猫狗,甚至小鸟。但也号称热爱动物的我对这些品质视而不见,我只强调我比他们高贵。
昨天,两位老人拎着大袋猫粮狗粮上楼,一步一喘。我一把抢过,健步如飞的帮他们扛上4楼。老人忙不迭的道谢,顺便请我代问我父母好。
我不是什么高贵女性,我从小就住在这。我们有不同,也有更多的相同。跟邻居的和解的背后,是不再抗拒自己的身份了。一旦停止避暑和对抗,我就看到了他们的美好。
投诉:
前几天先去海淀仲裁,很像银行,柜员统一制服,服务井井有条,还有漂亮小律师给做免费咨询。几十个访客领号等接待。
再去东城的,像来到了九十年代的政府机构,只有三四个访客,一个衣服油腻的中年大哥大声呵斥来访者:
“这个我不管!”
“谁让你来的你找谁去!”
“我这就像邮局,我就管送信,你问我邮政储蓄的事儿我不知道!”。
我第一反应是抵触:这服务太恶劣了,难怪海淀人多这里人少,都被他骂回去了,他要是敢对我不客气,我肯定想办法投诉他,为民除害!轮到我咨询,倒是清晰简单,我就开始填表。填表的十几分钟里,又来了几个访客,每个人的问题都可以用同样的几句话来回答,十几分钟里大哥一模一样的话重复了十几遍。
我觉出他的不易,就跟他攀谈几句。他告诉我每天同样的话要说几百遍,一年说几十万遍。肯定不耐烦,声音是大了点,但也并不失礼,也从不耽误事。很多事儿真的不归他管,他不够专业,但没失职,也没任何可投诉的。
实际情况是:海淀的创投企业多,倒闭的也多,要仲裁的就肯定比东城多,才发展处完善的仲裁中心。不是大哥把人都骂跑了。
一旦我放下抵抗和偏见,就能看到真相并释放善意。最后大哥帮我装订好材料,预计我官司顺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