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有好多素材可以写,但是我今天要写“倒霉”的事。
5月5日,对我来说,绝对不是吉日。一天发生了两件让我不愉快的事。能写下来,并自我反思和复盘,还敢发出来,我觉得自己的胆量见长。
第一次体会到了“线下重拆”的酸爽
今天中午,翔翔发给我了3-1评审结果,线下重拆。别人重拆时,我觉得又是一次锻炼的机会。
到我这里,我其实这么认为的,但是在这么认为之前,我心里头还是有一种考试没及格后的失落感。
其实没有通过也是在我预料之内的,当时写的时候,就感觉有点应付的感觉,果然应付的事会被看穿,侥幸过关在我这里真的是行不通的。
当得知“考试”没及格后,我失落了一会,我告诉自己:想成为三级拆书家哪有那么容易,不好好磨炼一下怎么可以?
我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评审建议,才搞清楚自己为什么没有通过。
复盘这次没有通过的原因:
1.没有好好读懂拆书家手册,里面的关键信息没有搞清楚。
2,写的时候也不太走心,找的例子非常简单,没有任何难度。
3,行动步骤根本没有好好研究,过于表面化。
我拿出自己的逐字稿和原文片段,和评审建议进行比对,发现了自己的几处硬伤,所以我找到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首先:行动步骤全面推翻,重新写
其次:举的例子要有力度,找到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的点
最后:杜绝应付心态。
为了达到满意效果,我找了芒果童鞋给我指点,她是这方面的高手。
这次线下重拆,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警示,学习踏踏实实的,千万别觉得自己忙,就随便写。每次的学习都当成一次挑战,不懂的地方,就好好研究,千万不要觉得似懂非懂就开始行动。重新来过,更耽误时间。
做就好好做,要不就不做。
如果不犯错,永远长不大(复盘)被有关部门告状
今天发生的这个事件也让我有些憋屈。
五一前夕,收到一个采访通知,有关部门要求我们写4篇稿件。其中有一篇是评论员文章。
我才跑这个部门不到一年,实在不敢写这么重要的文章,我就非常诚恳的告诉了对方,我写不了评论员文章,请他们自己写好,我们可以帮忙修改。
这个部门的人呢,来回踢给不同的科室,结果都不写。
然后他们“一纸诉状”到了我们单位,向社长告状,说我工作不积极,不写评论员文章。
领导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说以后不能写也要说能写,这是丢报社脸面的事。
我…………好吧,我的错。
多亏学了影响圈,先找自身的问题,所以我分析了这个事件。
原因:
我以前写过几篇关于环保的评论员文章,倒不是一次没写过。但是那时候,我已经跑了环保6,7年,可以抓到重点。这个部门满打满算,跑了10个月,确实心有余力不足。但是也不能全赖到我跑的时间短上面。我确实也没有好好研究这个部门的工作,除了大体框架了解之外,内部的一些事情确实没有深入采访和了解。
所以,接下来,我会这么做:
1,利用每日碎片时间,了解近两年来的政策
2,每两周去拜访该部门,了解最新工作动态。
3,主动联系采访,深入一线了解企业的发展。
尽管被告状挺不爽,但也发现了自身懒惰的毛病。如果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采访,就不会写不出评论员文章了,也不会被告状了。
写到这里,感觉心情畅快很多。
当遇到问题,找自己的毛病,就少了很多抱怨和不满,积极的找解决办法才是正解。
如果不犯错,永远长不大(复盘)有磨难才有阅历
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避错倾向”。具体什么意思呢?
一个具有高避错倾向的人,磨难对他就是一笔财富,丰富曲折的阅历提供了足够的失败经验教训,好像一个数据库一般。只要他犯过的错误都不犯第二遍,也就是孔子说的“不二过”,那么在年轻时犯的错误越多越好。这就是为什么常说阅历会使人成熟。
但对于避错倾向低的普通人,磨难就只是磨难而已,他们无法从中获得升级经验,下次再遇到还是和第一次一样懵逼。
所以多遇到错误不可怕,在错误中学习,吸取经验,才可以让自己再遇到同样的事时,可以跳过坑。
所以一天遇到两个错误,有什么吓人的,怕的是同一个坑掉两次。
小七不能同一个坑掉两次!——每一次学习,都要踏实,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遇到难点必须研究,不能似懂非懂。采访部门,要真的深入,而不是浮于表面。
如果不犯错,永远长不大(复盘)有反思有进步
这是王小七童鞋,2019年日更的第31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