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对话竟然可以拯救一个英雄的生命!
下邳之战,关羽被困土山。就在关羽准备拼死一战时,对话高手张辽与关羽展开了一场关键对话。通过对话,关羽也不再一心求死,这也才有了后来,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关云长。
今天要讲的《关键对话》这本书,就是讲,如何正确地进行关键对话。所谓关键对话,就是指,那些风险较高、观点冲突、情绪激烈,但往往又非常重要的对话。这本书的作者是科里·帕特森等四人,他们长期致力于改善人际关系,已经用关键对话等知识在全球范围内培训了数百万人。
在这本书的第五章,作者告诉我们通过四步法,去创建共同目的,找回对话的安全感。即一找寻共同目标、二点醒识别目的、三开发共同目的、四实现策略方法,我总结就是“找(早)点发现”四个字。
让我们看看,张辽是如何与关羽,通过“找点发现”开展对话的。
对话一开始,面对敌将,关羽启动自我防御,警惕地问:“文远欲来为敌?”
张辽说:“非也。昨夜曹军已破下邳,军民尽无伤害,亦派人护卫刘备家眷。”
关羽大怒:“言特说我?”你是来逼我投降吗?“吾视死如归,宁死不降。”
对话这时陷入了深深的敌意,因此张辽必须先消除关羽的不安全感,才能重启对话。
一找,张辽积极寻找双方可能的共同目标。
他解释:“念故人之情,特来相见。”
二点,张辽点醒关羽、帮助关羽识别他的真正目的。
张辽说:“兄今死,有三罪:
一罪,倘刘备复出,则无法相助,违背同生死盟约;二罪,刘备付托家眷,两夫人无所依赖;三罪,不助刘备匡扶汉室,只欲赴汤蹈火成匹夫之勇。”
就是说关羽你赴汤蹈火、宁愿一死只是你的策略,但并不是你的目的。辅佐刘备、实现诺言才是你的终极目的。
关羽恍然大悟。
三发,张辽为关羽开发共同目的。
张辽说:“徒死无益,不如暂降曹操,同时,打听刘备音信,有三便利:
一便,可保二夫人平安;二便,可守桃园之约;三便,可留有用之身。”
关羽心动,有了共同目标,对话不安全感也自然消失,气氛随之缓和。
四现,关羽与张辽一起商量实现方法。
关羽说:“你有三便,吾有三约:
一约,只降汉不降曹;二约,两夫人处,不许惊扰;三约,如知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必将赶去。”
张辽凭借三罪三便三约,成功完成了与关羽的关键对话,最终曹操同意了土山三约,关羽放弃了必死之心。
好的关键对话,会让各方皆大欢喜。关羽忍辱降操保留了名声,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他的终极目的,即日后东山再起、辅佐刘备;曹操也实现了收服关羽的目的,不久关羽为报不杀之恩,帮助曹操斩颜良、杀文丑大败袁绍,后来还在华容道救了曹操一命。
所以,
没有共同目标,各方就会剑拔弩张;
有了共同目标,对话就会安全舒适。
安全舒适的关键对话就是要找寻、点醒、开发、实现各方的共同目标。
“早(找)点发现”,对话就能早点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