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经历了高中三年的奋力拼搏,经历考场上的挥汗如雨,终于为自己的未来交上了一份答卷。
高考,是每一个学子通往大学的必经之路。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革,至今依旧走在改革的路上。国家一直在为高考的质量及公平探寻道路,寻找方法。尽管如此,高考也只是一场相对公平的较量。
高考,从录取结果上看是绝对公平的,因为成绩是一定的,每所高等学校分配到每个省的名额比例也是相似的,最后都是依分录取,每个人被录取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但是从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的相对性。
高考,考的是知识,与其这样说,不如说考的是老师,是学生。高考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配合的结果。
我们国家的行政级别可以分为省、市(县级市)、县、乡镇四级,从划分层次上可以看出,省级行政单位享有优厚的资源,在省级读书的孩子可以享受到很好的教育资源和保障,而同省的在县级或乡镇级别读书的学生享受的资源则相对有限,这就导致了区域内资源的不均衡。
我所在的省会城市有四所相对有名气的学校,这四所学校集结了许多优厚的资源,不仅仅包括相关资料,还包括国家最新的关于教育的规定等。这四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为此学生平时吸收到的知识点和做的习题都是很新的,老师有独特的教学方法,配合良好的习题训练,学生的成绩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而我毕业的高中,是一所县级的高中,学校的老师在县里来说是无可挑剔的,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高级和特级教师也是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从整个省内的情况来看,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和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每次整个地区联考,我们的成绩相对较低,当然,不排除绝对优秀的学生。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等高等学府的学生也有,但是学校的整体成绩相对来说较为落后。
所以,我们经常会说,高考是一场非常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因为考试的试卷一样,成绩具有绝对的公平性,录取的方式和程序一样,保障了终点的公平。但是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平时的练习是否一样,则不能够绝对保障。
前不久一个县里的文科生,在当地成绩很好,是学校的前十名,成绩在560-590之间,但是在文综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疑问,于是想找市里的老师进行指点。从高考的角度,560-590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是三科老师经过一番了解之后,给出的结论是:这孩子基础太差。560和基础太差几乎是不应该相等的,但是结果就是这样。同时反映出的一个问题是,有些高考的重点题,学生所在学校的老师没有进行提及,直接忽略。这反映出了不同学校的老师对于高考的准确把握程度。从这个角度上讲,高考则是相对公平的。
对于同一地区的学生来说,高考是绝对公平的,因为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高考面对的试题也是一样的,但是对于不同地区的学生来说,高考则是相对公平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人议论哪个地区的教学条件好,哪个地区的差些。这反映出的是教学资源的不均衡发展。国家一直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促进资源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间教育的公平,但是这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
教育公平是一个宏大的话题,实现教育公平需要全国人民共同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考的绝对公平是指日可待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