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想法
这是富兰克林效应?不,你这是得寸进尺!

这是富兰克林效应?不,你这是得寸进尺!

作者: _Abraham1101 | 来源:发表于2021-05-26 08:01 被阅读0次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心理学小实验,叫“富兰克林效应”,听过的朋友一定不陌生。

    它的原则就是,“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帮助过你的人反而更愿意再帮你一次。”说得再直白一点,让对方喜欢你的办法,不是你去主动帮助他,而是让他来帮助你。

    咋一听,好像很有道理,让别人主动来帮你,是因为你让他们对你有好感。但是放在其它地方,这个效应还会成立吗?

    比如两个陌生人之间,你想要其中一个去帮助另外一个人,富兰克林效应是否成立?

    除非你是个萌妹子、小帅哥,或者一看就是慈眉善目的坦诚人士。否则作为普通人,想要让别人来帮助你,一个首要前提是,你能给对方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互惠原则,也是社会中最常见的交易规则。要想得到你需要的东西,得看你能为对方提供什么。毕竟,你们之间又不是亲情父子关系,为什么想着别人要主动帮你,而且一开始就能够对你产生好感呢。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去运用富兰克林效应处理人际关系。在了解到这个效应后,我也没有回忆起有人真正运用了富兰克林效应(你可以嘲笑我孤陋寡闻)。

    有没有一种可能,富兰克林效应或许并不成立,只是一些故弄玄虚的人伪造出的概念?

    实际生活中,互惠原则作为我们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原则之一,大多数情况下是通用的。

    就拿你和朋友之间的友谊来说,再好的友谊也经不起一番的一昧索取而不奉献。好的友谊都是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然后才能继续源远流长。

    请你回顾自己身边的例子,和朋友聚餐时,如果流行AA制,那么大家都会默认选择AA制;如果流行轮流做东,那么轮到你时,也会自觉遵守规则。谁也不喜欢和一个只知道索取而没有贡献的人为友,因为那是一种得寸进尺且自私的表现。

    把互惠原则解释得再通俗一点,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得先懂得创造价值。

    拿经商做生意来说,做买卖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让顾客付钱给你,前提是你得有他想要的商品。如果你非要人家手里的钱却又不能提供给人家有价值的商品,那就是抢劫。也许你身处古时候某个朝代,没准能够实施如此的强盗行为。而在当今商业和文明都高度发达的社会里,群体不会允许你这么做。

    我从不少的心理学书籍里并没有查到所谓的富兰克林效应,它的来源仅仅是通过互联网才能看到。如果这个效应经过了历史的检验,那么理应有相关的学术论文可以考究,但实际情况并没有。

    有人说是来自于富兰克林自己写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我翻看了那本小册子,其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道理,既然本杰明·富兰克林本人都没有提到的概念,怎么可能作为一种真实的效应而被广泛运用呢?

    还有一种说法,指富兰克林效应来源于后人对他生前一次经历的小结,于是得出了这个效应。

    富兰克林曾经有一个政敌,总是和富兰克林意见相反。富兰克林表现得很无奈,于是他想着怎么才能和政敌成为朋友。后来他想到了去找他的政敌借书。

    通过打探消息,富兰克林得知了政敌有他想要的书,于是在下一次见面时,主动与政敌交谈,并向他请求借阅书籍。政敌被他的诚恳打动,于是便把书借给了他。

    当然,借书不会只进行一次就结束了。往后的时间里,富兰克林屡次都向他的政敌借书,并且按时归还,久而久之,政敌反而和富兰克林私下成为了好朋友。

    或许富兰克林效应本身没有错误,它只是被太多的人给滥用了。甚至被一些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的家伙奉为圣经。

    在我的生活中,我并没有看到所谓的富兰克林效应真的被广泛运用,也可能是这样的流行方式并不常见。

    不过也请读者们细细思考一下,你是愿意和一个一昧求帮忙不懂回报的人做朋友,还是愿意和一个互帮互助的人做朋友?

    日常为人处世的交际中,如果想要真正的与人交朋友,选择互惠原则可能更能让你得到你想要的。

    古人都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比起一昧的请求被人的帮助,不如思考下在别人帮助前后能够提供一些什么样的回馈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是富兰克林效应?不,你这是得寸进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wh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