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修行,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陪伴孩子快乐成长。孩子出生时没有说明书,第一次做父母,难免会有苦有乐,有欢声笑语,有鸡飞狗跳,焦虑,迷茫……
1.0~6岁:幼儿期,手把手
是什么?
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标志性的提问方式,不停的问,好奇心强,需要父母做的就是耐心的解释和回答,手把手做示范,这个阶段受家庭教育影响最深远,也是父母陪伴孩子时间最多的6年。
2.6~12岁:小学时期,一起走
为什么?
是这个年龄段孩子们标准的提问方式,他们凡事都想找到原因,喜欢提问。6~12岁是上小学6年的时光,孩子每天和老师和同学相处,融入到了一个长达6年的小学生活集体中。
小学6年是养成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学习课外兴趣班的最佳时期,体育,美育,音乐,艺术,都可以带孩子体验,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找到孩子最喜欢,最热爱的一个兴趣爱好。
我家男孩在小学6年,体验了跆拳道,美术,声乐,书法,乐高,学校的管乐队,篮球,坚持最长的是乐高课和声乐。孩子喜欢的才会去坚持,才会喜欢去上课,才会有收获。
3.12—18岁:青春期,放开手。
凭什么?
是孩子想要独立,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有自己的思想,不再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他们有了顶嘴和反抗,叛逆。
初中三年,也是长个子的最关键时期,男孩开始变声音,长喉结,身体和心理都在发育。也是学习,交友,升学压力大的时期。
这6年,特别是男孩子,精力旺盛,一定要参加体育运动,多流汗水,释放情绪和压力。打篮球,羽毛球,足球,跑步,在团体中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输赢。
4.成年期,18岁以后,看他走,
进入成年期的孩子,开始拥有了真正的独立和自由,开始走向社会,承担学业,工作,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责任。他们也将成为人夫,成为人父,生命就这样开始轮回和传承……
亲子关系是唯一为分离而准备的亲密关系,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目送他的背影,不必追,给他信任,给他机会,给他希望,给他祝福……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是永远不会退休的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终身学校,也是永远不会毕业的学校。
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正确的陪伴孩子,引领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是花期不同,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因材施教,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教练。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才能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才会理解父母,心疼父母,孝顺父母。
作者:高跃
一个13岁男孩的妈妈
一个40岁开始写作的中年女性,持续分享读书笔记,养育男孩的经验,亲子游玩旅行攻略,传播健康生活理念。
爱❤阅读 爱❤写作
爱❤运动 爱❤健康
用文字记录生活,
用文字回忆生活,
用文字表达生活,
用文字感悟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