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是也许我们不知道就像需要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还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幼年时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在其后的一生中他会不断寻觅,并因此引发各种状况,直到找出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
著名的马来西亚萨提亚中心首席导师,林文采博士,首次提出了心理营养这个概念。
如同种子一样,生命原本就在其中,但是如果没有阳光,空气和水藏在其中的生命就无法展开,人类也是一样,我们的生命有无穷的能力,但是如果没有生理营养,身体就不会健康,没有心理营养,生理心理的巨大能力也就无法实现。
5种心理营养的满足,能够给我们带来5种能力,爱的能力与人链接的能力,自我价值感,独立自主和安全感。这5种能力会在我们的生命中,带动我们去探索去学习,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心理营养没有满足,我们缺乏这5种能力,就会在生命过程过程中耗费大量的能量,去寻找未被满足的营养。
我们需要哪5种营养呢?
第一,无条件接纳。
大家在很多的心理学课程上都听过这个无条件接纳,应该很不陌生了。
0-3岁,需要满足无条件接纳。即便孩子什么条件都没有,父母对孩子一无所知,但父母愿意无条件的接纳他和帮助他。
第二,在你生命中,我最重要
0-3个月,产后,妈妈体内会分泌苯体安,会促使妈妈心甘情愿的为孩子提供一切。
即使孩子在这个时期毫无贡献,但是父母是完全重视他的,且看得比自己生命更重要。
如果这个阶段缺乏的话,孩子终其一生,会用各种刁蛮任性或者其他更极端的方式去证明,我没那么好,但是你却依然会让我接纳我。去做“爱”的确认。
第三.安全感
4个月-3岁,孩子想要分离,成长一个独立的人。这个阶段是剪断心理脐带的阶段。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得到足够安全感,就会有分离焦虑。
第四.肯定,赞美,认同
4-5岁,有了“我”这个意识,这个时期,爸爸的重要性>妈妈
第五.学习,认知,模范
6-7岁,是孩子学习,认知的重要阶段,她的第一个模范,就是爸爸,或者妈妈。
他们会学习到,爸爸妈妈遇到问题时,我用什么态度去面对?怎样解决?等等方面。
就是我们常说的言传身教。做这样一个对比:我小时候,父母每天下班回家后,大部分时间去看电视,刷剧,让我好好学习,好好看书,不准看电视。我会找各种借口,喝水,吃东西等,去偷偷看电视。张萌家里,父母回家也会有各种学习,也会组织家庭讨论会,对于一本书的理解,或者,对于一件社会新闻的讨论,这个讨论会,不会因为张萌是小孩子,就让他回避,或者,忽视她。
这仅仅一个习惯的形成阶段,就有大大的不同,对今后人生路,也会有很大影响。
满足各种心理营养,是作为家长,给予孩子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我们成年了,心理营养不足,就没救了吗?当然不是,林文采博士说,25岁之后,我们就可以做自己的重要他人,自己给自己需要的心理营养。
听了林文采老师的课程,得到的最大启发是,好的亲子关系先于教育,好的夫妻关系先于教育,我想这也正是千千万万,焦虑的中国妈妈最需要得到的指引。
每个人都需要心理营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