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杂志在兰州,是我去武汉读书时,才知道的,算我孤陋寡闻。少年时代,对读者杂志,没有像有些人从小对阅读如饥似渴的样子。只是会在学校的阅览室,或者父母的办公室里偶尔打开。
西宁本属于偏远的小地方,阅读读者,当时觉得最有意思的是里面有笑话故事的短语,觉得很有意思,给生活的枯燥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情愫。
到武汉上大学,因为是军校,又苦于自己内向的性格,读者大概成了不是每期必读,但每年阅读最多的杂志。我开始关注里面的散文,小说。对文学默默的开始喜欢。觉得从读者杂志里看到了很多别人的故事,但也映射着自己的内心。大概,文学的种子开始慢慢发芽。原来还有一个世界,叫做文字里的世界,那里仿佛和现实的世界有某种关系在里面,让我好奇,也让我经常反复看读者里某些我喜欢的故事。
大学毕业去了军营,都说军营是火热的,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在做。基层干部既辛苦,又寂寞。夜晚也会去连队的阅览室必看读者杂志,它或许是一种消磨时光,也有可能是一种学习。毕竟读者里有很多故事,教会我们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思考。
后来,渐渐的和读者杂志有些生疏,疲于生活的压力,渐渐的对阅读没有那么痴迷。都市里灯红酒绿,人生鼎沸,忙于各种交际之中。
当有一天,在西安单位的阅览室里,安安静静的坐了一下,一直在某期读者杂志。那时间过得很愉悦,仿佛不存在一样。
我突然明白,我需要阅读了。以后每天我都会看一段读者杂志,看有哪些好书,有哪些好文章,排解我心中的焦虑。
当有一天,我在一家咖啡馆门口,喝咖啡的时候,发现旁边有报刊亭,就翻了翻,发现有读者,就买了一本。
边喝咖啡,边看它,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可以暂时让我摆脱精神内耗,专心去看一会书。
虽然网络媒体时代,大家的关注点已经放在了便捷的手机里。但我还是觉得那种油墨香,那种豆腐块的好文章,那些纸张翻看的感觉特别幸福。
快速的阅读手机讯息,不如安安静静的看一会书,那种感觉,仿佛是中心流,让人在都市的快节奏中找到心灵栖息的地方。
读者或多或少陪伴了我20年,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它的好,用文字告诉你好像有些千篇一律,但终究让我受益终身,阅读慢慢改变了我的生活,也渐渐改变了我的人生。
用麦家老师的话说,读书就是回家,我觉得读书就是让我变成一个了解我自己的人。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