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与读者

我与读者

作者: 徐小晫 | 来源:发表于2023-12-07 18:22 被阅读0次

读者杂志在兰州,是我去武汉读书时,才知道的,算我孤陋寡闻。少年时代,对读者杂志,没有像有些人从小对阅读如饥似渴的样子。只是会在学校的阅览室,或者父母的办公室里偶尔打开。

西宁本属于偏远的小地方,阅读读者,当时觉得最有意思的是里面有笑话故事的短语,觉得很有意思,给生活的枯燥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情愫。

到武汉上大学,因为是军校,又苦于自己内向的性格,读者大概成了不是每期必读,但每年阅读最多的杂志。我开始关注里面的散文,小说。对文学默默的开始喜欢。觉得从读者杂志里看到了很多别人的故事,但也映射着自己的内心。大概,文学的种子开始慢慢发芽。原来还有一个世界,叫做文字里的世界,那里仿佛和现实的世界有某种关系在里面,让我好奇,也让我经常反复看读者里某些我喜欢的故事。

大学毕业去了军营,都说军营是火热的,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在做。基层干部既辛苦,又寂寞。夜晚也会去连队的阅览室必看读者杂志,它或许是一种消磨时光,也有可能是一种学习。毕竟读者里有很多故事,教会我们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思考。

后来,渐渐的和读者杂志有些生疏,疲于生活的压力,渐渐的对阅读没有那么痴迷。都市里灯红酒绿,人生鼎沸,忙于各种交际之中。

当有一天,在西安单位的阅览室里,安安静静的坐了一下,一直在某期读者杂志。那时间过得很愉悦,仿佛不存在一样。

我突然明白,我需要阅读了。以后每天我都会看一段读者杂志,看有哪些好书,有哪些好文章,排解我心中的焦虑。

当有一天,我在一家咖啡馆门口,喝咖啡的时候,发现旁边有报刊亭,就翻了翻,发现有读者,就买了一本。

边喝咖啡,边看它,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可以暂时让我摆脱精神内耗,专心去看一会书。

虽然网络媒体时代,大家的关注点已经放在了便捷的手机里。但我还是觉得那种油墨香,那种豆腐块的好文章,那些纸张翻看的感觉特别幸福。

快速的阅读手机讯息,不如安安静静的看一会书,那种感觉,仿佛是中心流,让人在都市的快节奏中找到心灵栖息的地方。

读者或多或少陪伴了我20年,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它的好,用文字告诉你好像有些千篇一律,但终究让我受益终身,阅读慢慢改变了我的生活,也渐渐改变了我的人生。

用麦家老师的话说,读书就是回家,我觉得读书就是让我变成一个了解我自己的人。共勉。

相关文章

  • 我与《读者》

    手头上的书已经看完了,两天前在线上购买的几本书像是被乍冷的寒冻住了脚步,迟迟不见前进的态势。也罢,不急,我想起了这...

  • 我与《读者》

    今年是《读者》创刊40周年,而她已经陪伴我走过了30多年。受姐姐们的影响,我从小学时代就认识了她,那个时候的她还叫...

  • 我与《读者》

    《读者》杂志创刊四十年了!我读《读者》,也已经三十五年了。 回忆起与《读者》的缘份,还是刚刚工作的时候,《读者》杂...

  • 我与朗读者

    在朗读者播出六期之后,终于点开了第七期看一看。一直以来,这个节目都反响不错,但,很讽刺的是:在今天之前,我...

  • 我与《读者》的故事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认识《读者》的,是读初中的时候,还是更早?那年,父亲在镇上一条街上做清洁工,有些人给父亲带来...

  • 我与《读者》的故事

    步入初中后,阅读时间明显促狭起来,很难像小学那样通读一整套书或是一部大部头书,可若离开了书,生活又未免显得太...

  • 佳作万千,我独爱《读者》卷首语

    与《读者》的相遇,纯属偶然。与《读者》卷首语的邂逅,甚是美好。 突然就想起那个让我初遇《读者》的老师来。还是澳门回...

  • 我与《读者》有个约会

    《读者》在做一个寻找老铁的活动,如果谁能存有《读者》创刊以来37年的全部杂志,并捐献给《读者》书店,就可成为《读者...

  • 我与《读者》十年

    有些事情似乎是注定的。2003年下半年,我读初二。开学后不久,我们班来了个转学生,男生,长得帅帅的。大家都对他充...

  • 我需要读者,读者需要我

    没有反省到本质问题。我们在群里互相不认识,不存在面子自尊等问题。 为什么要参加征文,追名逐利,这是关键。 我们为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读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zs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