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读者》的故事

作者: 三个瓯柑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05:32 被阅读46次
我与《读者》的故事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认识《读者》的,是读初中的时候,还是更早?那年,父亲在镇上一条街上做清洁工,有些人给父亲带来了很多书,更多的是杂志,里面就有《读者》,内页是黑白的,不像现在的里面是彩页,《读者》在我短短几年的读书生活里,成了我写作上的导师,我是如饥似渴地去阅读《读者》上的每一篇文章,甚至为了打发时间,(以前农村娃读书,课余时间多得很),我会从《读者》上抄下目录,写些同题文章,写多了同题文章,我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写出了超出我当时那个年龄的文章,平时作文都是当范文,甚至在小报上发表。

    初中毕业后,我就出去打工,《读者》成了我无数个寂寞夜里的伴侣。不管是在火车上,还是小店里,我只要看到有人卖《读者》,或者《读者》合订本,厚厚的一本,20元,十年前20元,十年后还是20元的那种合订本,哪怕它是盗版的,我也会忍不住买。到哪里打工,我租的房子就是一个免费小书店,我看完《读者》后,都会给大家看,那时,并非所有的人都像我一样,不讲究穿,不讲究吃,生活俭朴,却舍得买大量大量的书,并且还大方地送给大家看。有着《读者》的陪伴,我边打工边自学,用《读者》上的《卷首语》激励自己,《读者》上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会细细阅读,并且喜欢模仿里面的诗歌,自己起题自己写诗,一不小心,也写出了几首好诗……不知不觉自考的大学毕业了,不知不觉也成了格子间里的一员,有着自己的办公室,自己的电脑,自己的……

    虽然现在电子产品泛滥,很多人成了低头一族,我家依旧每月会买上两期《读者》,有时老公去买,有时我去买,有时女儿自己去买,有时我们家会有重复的同期《读者》,每次家里的书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会去书店重新购置一些新书,连《读者》,其它的书一起捐出去,书,只有在分享时,才会得到它最大的价值。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管那些《读者》最后流浪何处,都会多一个人去看它。

    当我学会了用淘宝购物时,我喜欢在淘宝上买书,在淘宝上买到了梦寐已久的《读者·校园版》,《读者·原创版》,现在在家里,每个角落里都能看到《读者》,它陪伴着我们,让我们放下手机,捧起它,去阅读,去学习。与《读者》发生的故事很多,多得反而不知道怎么写,只能絮絮叨叨地聊聊,感觉只有坚持看《读者》,自己才会有点文化气息,才有些文学气质。

我与《读者》的故事

相关文章

  • 我与《读者》的故事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认识《读者》的,是读初中的时候,还是更早?那年,父亲在镇上一条街上做清洁工,有些人给父亲带来...

  • 我与《读者》的故事

    步入初中后,阅读时间明显促狭起来,很难像小学那样通读一整套书或是一部大部头书,可若离开了书,生活又未免显得太...

  • 摘抄

    (渡边淳一)性爱,让读者走进角色。暴力,让读者进入情节。角色与情节是故事的核心,当你的故事和读者建立勾连时,就是把...

  • 我与《读者》

    手头上的书已经看完了,两天前在线上购买的几本书像是被乍冷的寒冻住了脚步,迟迟不见前进的态势。也罢,不急,我想起了这...

  • 我与《读者》

    今年是《读者》创刊40周年,而她已经陪伴我走过了30多年。受姐姐们的影响,我从小学时代就认识了她,那个时候的她还叫...

  • 我与《读者》

    《读者》杂志创刊四十年了!我读《读者》,也已经三十五年了。 回忆起与《读者》的缘份,还是刚刚工作的时候,《读者》杂...

  • 拥有这些特质的人物,才值得我们描写

    当一个人物让读者兴奋和着迷时,读者才会愿意阅读他的故事……与他一起经历故事中的情节。 如果你的人物不能这样吸引读者...

  • 《经典情节20种》,不止于20种的经典情节,帮你塑造一个经典

    好的故事常常会萦绕在人们心头,让读者几十年都难以忘却。这些故事有着让人难忘的情节,通过情感与智识的途径与读者紧紧联...

  • 那些年,我怀念的422 。

    浅水涅槃_ 2017-12-01 20:03 · 字数 359 · 阅读 266 · 我与读者的故事 那些年,我时...

  • 贝壳里的小鱼心语

    作者与读者的区别或在于,读者站在故事中往外看故事,成了作者视角中的悲剧喜剧。 令人所思的是,悲剧,喜剧,观剧写剧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与《读者》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up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