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大神”,猛地一起身,头狠狠地撞在了窗户上,上班不到半小时回家了,半个月之后伤口才愈合。
当时觉得超好笑,并极尽挖苦之能事。可你能猜到自那以后我最害怕什么吗?答案是窗户。我最担心哪天我的头也不小心撞到窗户上,然后成为别人嘴里的笑柄,却得不到任何安慰的话语。
果不其然,今晨骑自行车摔了腿,走路一瘸一拐的,至今收到的讽刺远多于关心。
言归正传,摔腿后因实在很疼,蹲在地上半天没起来。
这时一位晨练的老大爷恰好路过,他说了一句:雨后路很滑。
我心想:大爷啊,我疼得连站都站不起来了,您这句话实在无关痛痒啊!
于是就产生了一个叫做“异化的沟通方式”的问题?
其定义为: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虽致力于满足某物愿望,却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终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表现形式有: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根据开头的例子,还可以加上一句:自寻开心)。
如何避免呢?
方法有四。
1、区分观察和评论
我们习惯于对看到人及行为做出反应,给出评判和分析,例如某人迟到30分钟,我们通常不会直观地说他迟到半小时,而是直接说他经常迟到、没有时间观念。
[if !supportLists]2、[endif]表达感受
通过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比如认为自己吉他弹得不好,与其说“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不如说“作为吉他手,弹不好我有些失落(郁闷、苦恼)”。因为前者是在表达想法,后者是在表达感受。
[if !supportLists]3、[endif]感受的根源——需要
这点很牛叉。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博士说,孩单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亲密关系》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更直接,他认为上面两个需要来自相同的根源,即“爱与被爱”的需求。
而在此处,“需要”再次被证明意义非比寻常。
一个人做好了饭,其他人不吃,她(他)便会很不高兴,“我辛苦做出来的你们连尝都不尝一下”。其实呢,是因为做饭的同时产生了被品尝的需要,因为这个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所以生气。
当我们的需要和期待无法得到满足时,通过会采用指责、批评、评论的形式。比如“我就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
听到这话对方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不出意外,往往是申辩或反击。“我自私?我觉得你比我更自私。”
之后会出现的情况不过脑似乎也能想到了。
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表达需要。比如“我想让你也能偶尔做个饭,天天做饭实在令我痛苦不堪,希望你能理解我的痛楚。”
此时对方自然也会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说:“抱歉做饭这件事让你这么痛苦,我以为后多做饭的。”
[if !supportLists]4、[endif]请求帮助
接着刚才的例子,可以继续说,“你看看能否一周抽出两天时间来做做饭,分担我的痛苦。”
作者提醒道:这个时间一定要具体表达,要量化。而不是笼统地说,“你也做几顿饭吧!”
尤其是对男人,越具体,越具有可执行性。
至此,回头再看一下摔腿的例子,如果当时大爷说出类似这样的一段话我的内心不知将有多么感激:
“小伙子,路滑摔伤了是吧,看你一直蹲着没站起来,一定很疼吧!需不需要我将你扶起来。”
当然,如果再将上下面这段话,我就直接献出我的双膝。(此外请允许我添加一个抹脸的表情)
我有一个美丽的孙女,她恰好是骨科大夫,需不需要我打电话让她过来帮你揉一揉、捏一捏。”
好了,正确而恰当的表达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伟大发明,他是《非暴力沟通》一书的作者。樊登老师讲读得真好。
听罢就在想,小的时候,知道很多像岳飞、文天祥之类的民族英雄,如今,觉得更需要知道像卢森堡这样的“另类”英雄。
因为大多数人每天将75%-90%的时间用于沟通,但对此却从未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
我们不是生而就是圣人,在生气时我们天然地就会埋怨,批评、指责、挖苦、嘲笑他人,有时候甚至将这个作为勇敢的标签,但你会发现如果这样,你就会把自己的生活给搞砸了。
下次不妨试着在愤怒的关键时候,深吸一口气,然后通过“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这个公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万一对方实在没忍住,做为倾听者,要试着去理解对方,毕竟我们都不是圣人。
(本文相当多的部分直接摘录于樊登读书会APP)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