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中元节

作者: 半笺素语_娴小鱼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23:03 被阅读73次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称鬼节、月半,民间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

    传说每年的七月初一地府鬼门大开,鬼们可以到人间走走,看看自己的子孙以及他们过得如何,还有一个目的是回去生前的家中取后辈子女或其它亲朋好友烧来的冥币,带回去要作一年在地府的所有开支。至此,人间也就无鬼再扰,孩子们也没有不安的惊怕了。所以民间为什么烧纸钱都是在七月十五前,就是这个原因。不能过到了七月十五,就是鬼们回地府的日子,它们各归各位,后人烧去的纸钱他们就收不到了。这是传说的故事,我从小在母亲的口中听来的。

    我虽从来不信鬼神之说,但我敬畏鬼,所谓死后被称为“鬼”的先人,实实在在在的在这个世上存在过,才有了我们存在于这个世上,心存感恩。而“神”,是一种精神上的向力。鬼也好神也好,它们让活着的人多少会具体去做一些不情愿的但实际上该做的事。比如尊老爱幼,比如孝敬之道,比如良善谦让等等一些东西。

    在我的老家,每年的七月初一到十五这段日子里,要选一天给逝去的先人烧冥纸。这是对已故的先人或亲朋的怀念、思慰、孝敬之举。在老家农村,从我懂事到现在,每年七月上旬,家家莫不如此。

    虽说烧冥纸的意念是想逝去的人在地下有钱用,这有点不科学之想,但这种东西还是有值得传承下去的意义:教人不忘从何而来,尊重先人。我个人认为这还是很有必要的行为。因为这个行为不会对社会造成不安定不协和不团结不友爱不善良,这样的事就可以做下去。

    在我家来说,每年这个时候烧纸钱(我的老家那里叫烧糊纸,我不能确定‘糊’字是不是这个字,反正音是这个),这个事一直都是大事,每次都是隆重得很。早几天前就会去集市上采买回用做冥币的草纸,那种糙糙的揉搓压制出来的纸张。祭祖辈们要用的鸡鸭鱼猪肉这些都是少不了的,还要置办一些配料,一起或挑或用川东特有的那种背篓背回来。与这相关的每一件事都是在郑重其事的办理。等到确实那天烧纸钱的日子,里里外外早早的起床打扫得干干净净那是一定要的,因为家里那天要来很多被请来的亲友。

    这个写纸钱的事,在小姑还在世的时候,都是我的那个曾读过女子中学的小姑来做。 年年回娘家来,坐在我家堂屋,那张旧式的大桌子上,把我父亲买回来的草纸取来,留出封包的纸张数量后,其它的分成计划要写的分数,切割成大约半尺长,半尺宽,再一份一份的包好包封。

    包好的纸钱撂满了一箩筐。小姑先去将毛笔洗净,拿来搁放在笔架上,再取来砚台摆上,倒入一小勺水,慢慢的一圈一圈的磨好墨汁。这个时候,她再慢慢的坐下来,从旁边的箩筐里一个一个取出纸钱包,端端正正的摆在面前,认认真真的一笔一划的写。

    到了吃饭的时候,先摆上写好的纸钱包,点燃菜油灯,摆上三个菜,三个菜必须都是荤菜,再盛满一碗饭,抓一把筷子并在一起竖插在饭碗中间。父亲这时就取几张裁好的散纸双手拿着,站到油灯与纸包摆放的桌前恭恭敬敬的先作揖三次,再跪拜三次,起来再拜三次,这才端起一杯酒沿桌边洒倒完,最后嘴里说:请老辈子们吃饭。大约一刻钟左右时间后,就撤走油火与纸钱包,用家什装好放到另一个房间去摆放着。全家老少亲朋随后入席就餐。

    烧纸钱的时间要选晚上夜深人静,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一年的七月半祭祖仪式结束。

    小姑去世后,就由姑表哥接了这个事情,再后来就是三哥一直帮父亲做这个事,偶尔我在家也帮过几次。

    前几年,父亲在电话中,很感伤的说:现在老了,眼睛也不好使了。你三哥又不在家,你们也不在家。我只好去街上现在专门卖纸钱包的店里买了现成的来烧了。

    小时候总是不依不绕的缠绕在父母身边,长大后的孩子们再也不守在他们跟前,我也是一样的。想到这里,心里无限的难过。

    父亲四年前也走了,我们在每年的中元节,也会给他老人家烧纸钱,以寄思怀!


    图片,小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祭中元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kx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