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前几天跟儿子视频,问过年什么时候放假,儿子说腊月二十七放假,二十六晚上回来。又问想吃什么美食,儿子说想喝排骨藕汤,听儿子这样说,我们立刻就安排上了。
腊月二十六的早上,老程就去买藕、买排骨了。
每次我们去菜市场买藕都要问一声这藕粉不粉,得到的回答都是粉的,但买回来煨成汤后总是不尽人意。
要说也是奇怪,我们生活的这个小城藕也是常见的,但煨汤就是没有老家的藕煨出的汤好喝,藕也没有老家的藕吃起来粉糯。之前我们就买过几次藕煨汤,但那藕吃起来不粉也不糯,不知是没有挑对藕,还是煨汤的方法不对。总之,每吃一次不粉也不糯的藕,就会加深我对家乡的藕煨出的排骨藕汤的怀念。
记得以前每次回家乡,不管是到叔叔家,还是到姨伯家,餐桌上总会见到排骨藕汤。那汤是浓的,那藕是粉糯的,那排骨是大块的。喝着藕汤,在浓浓的汤里,我感受着长辈们对我的关爱,那爱融入藕汤,温暖着我年少的心。
曾听一位长辈说起家乡排骨藕汤的由来,说是这排骨藕汤是用来招待贵客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什么好的吃食来招待客人,好客的家乡人想到了藕和排骨。因为家乡的湖多,莲藕多。买上几根大骨头,煨成汤,在当时看来也是一道美食,好歹汤里能闻到些许油腥。久而久之,这排骨藕汤成了家乡人待客的一种方式,流传下来。
记得有一回先去了叔叔家,婶婶见我来了,忙着去买藕、买排骨,煨了一锅排骨藕汤。我喝着藕汤,只觉得那汤温暖极了。第二天去看姨伯,已是下午,姨伯见我来了也是要去买排骨和藕,我跟姨伯说我不喝藕汤,我在叔叔家喝过了。可姨伯怎么说的?她说在叔叔家喝的是叔叔家的,到姨伯这来了,也要喝姨伯煨的藕汤,拗不过姨伯,我跟着姨伯一起去了菜市场。
不管是在婶婶家喝的藕汤,还是姨伯煨的藕汤,间或是拍放在舅妈家饭桌中间的藕汤。那藕经过不同的手制作出来,却是一样的味道,香、粉、糯。想想那些久远的过往,只觉得这排骨藕汤透着浓浓的亲情,温馨极了。
记得那时,母亲经常用吊子煨藕汤,说用吊子煨出的汤好喝,还说就算是夏天,只要将没喝完剩下的汤烧开,放在吊子里都是不会坏的。那时家里有一个乌黑的吊子,表面凹凸不平,可能由于时间长久,凹凸不平的地方都已经包浆。那时觉得这个吊子真丑,现在想想,就是这只其貌不扬的吊子装下了母亲许多的岁月,那些岁月在吊子熬成一碗碗浓浓的藕汤,醇香而又令人想念。
待到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三口坐在一起,我喝着排骨藕汤,吃着我们这个小城出产的不粉也不糯的藕,只觉得时光匆匆。我怀念家乡排骨藕汤的同时,也怀念那些已逝去的亲人和那久远地与排骨藕汤有关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