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两个班进行了“博雅读书分享会”,学生们分享一下我们师生共读的两本书的感受。
一本是叶嘉莹先生的《叶嘉莹说初盛唐诗》,一本是刘擎先生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对两个班进行调查统计,共有5位同学读完了这两本书,31位同学读完了其中的一本书。
对其中一个班进行了“读书与成绩的关联调查”,在读完其中一本书的11位同学中,有7位同学学科总成绩是进步的,有四位是退步的,(四位退步同学中,有两位可以忽略,因为一位同学从年级第三,只是退步到年级第五;一位是年级15退步到年级25。应该是正常现象吧)结果大略可以得出,读书并不影响学习成绩,而且还促进学生的成绩。
分享会开始,给学生播放了我编辑过的叶嘉莹先生和刘擎先生的六分钟多一点的视频,然后,分享正式开始。
在凌云五班,我印象深的是语文成绩班级第一的刘正阳同学,他分享到:读了叶嘉莹的书,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心灵世界,而且对于提高语文分数的巨大的作用,并举例来阐述读书与成绩并不矛盾。
刘正阳同学在长江班,我印象深的是读完两本书的两位同学:彭钰月和王晨旭。
彭钰月是个内向腼腆的同学,上讲台时非常紧张,但是当分享叶嘉莹先生书中对李白的I鉴赏时,迅速进入了一个自信从容的状态,脱口而出的诗句,独到有创意的见解,真正让人感到了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度。
彭钰月同学王晨旭也很紧张,(似乎爱看书的人都性格内向吧)他分享的是自己如何调配时间的方法和阅读的方法。别人觉得时间紧张,而他每天晚上九点多就早早地完成了作业,然后就进入了读书时间。他读书,会把书分成不同类别,不同的书有自己不同的方法。在读刘擎的书的时候,他说到,自己先对着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带着问题进行读,这样才真正能读有所得。
王晨旭同学最后,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想:
在没读叶嘉莹先生的诗歌鉴赏之前,我总觉得诗歌如同博物馆的展品,那些鉴赏如同导游,美则美矣,但是,当我走出博物馆时,展品及鉴赏似乎也就远离了我的生活。而看了叶先生的书,感觉一下这些展品从博物馆搬到了自己的家里,变成了自己坐的椅子,喝茶的杯子,每一个物件都成了自己生活和生命中最常见的东西。诗歌有了生命,万物有了情感,自己也就有了一个丰富而精彩的世界。
刘擎的书是一本探究梳理思想的书。我们每个人如同海里游弋的鱼,没有水的概念和感觉,不知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而哲学思想就是让我们暂时脱离大海,从远处去观照我们自己,和我们所处的社会。当现代社会没有神灵的迷信,我们应该怎么用理性来建构我们生命的意义,在追问中,我们就会慢慢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王国,不至于让自己的脑子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不知不觉,这节课就很快结束了,看得出来,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高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想探索的关键时期,这两本书一本侧重“情”,一本侧重“智”,希望能给学生的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顺带说一下,两个班的主持人都很厉害,超出我的想象!
主持人 刘若雨 主持人 段佳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