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记了爷俩吵架的故事(戳这里可读《爸爸:这道题刚讲过的,你再做一遍。孩子:学习时间到了,我明天再做!》),后续来了!
让我们来看看,我给娃爸上了什么课?让他提升哪些,改变哪些呢?
思想认识方面:
1.不要用大人的视角看孩子的难易
你觉得简单,孩子不觉得。你又不是孩子,现在也不是你学,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非孩子,怎知孩子难。用大人的视角看问题,这是赤裸裸的欺负人!
2.不要太贪心
家长总觉得简单,总觉得自己孩子特棒,总希望孩子多学一点儿,总想让孩子把时间用满。
我娃说爸爸讲得太快,爸爸说这么简单所以讲得快。娃嫌爸爸总是拖堂,时间到了不下课,总是说把这点儿讲完/做完,爸爸说不趁热打铁明天就忘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教育是长跑。人生这么长,重要的是一直在跑道上,一直在努力,而不仅仅是勉勉强强多学这几分钟吧?
老师拖堂,是因为有教学任务,咱们自己在家里鸡娃,犯不着多学几分钟,倒了娃的胃口。
看似几分钟,你吃饱了,让你再多吃几口,你干不干?
这不是一个道理吗?
3.娃不爱学,是家长的方法没用好
娃不爱学,就是家长的方法没用好,不接受反驳!
我现在带二宝,再次肯定:每个宝宝天生都是充满好奇心的,都是爱学习的,所以,他长大了,却越来越不爱学习,就是家长有些方面做得不好。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就会经常反思自己,提升自己,改变方法,多加尝试,把孩子变回一个“好奇宝宝”!只有他爱学习,你才能事半功倍。
方式方法方面:
1.掌握正面管教法的精髓
正面管教的精髓,就5个字:温和而坚定。
温和,是态度;
坚定,是原则。
意思就是,孩子的行为不妥的,我们可以指出,可以批评,可以调教,但是不管我们说什么做什么,都要保持温和的态度,不是那种骂骂咧咧,凶巴巴的,动辄上手。
但是我们有底线,坚持原则,不能因为孩子不配合,胡搅蛮缠,老人当靠山,自己累了……种种主观客观的原因,就随意让步。
比如:我们和孩子定好了,今天要背诵一首古诗,结果孩子玩了一天,也没背下来。马上就要睡觉了,又看到老师在家长群里的“温馨提示”:明天要检查。这个时候,我们真的是一股怒火上头,简直要气炸了!
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就是这样:
我们自己深呼吸,保持冷静,对孩子提出批评:你今天光玩了,背诵古诗还没完成,这是不对的,应该先背完再玩儿,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注意,说话的时候,语气平和,可以严厉,但是不可以谩骂,不可以发怒,不可以情绪失控。
这就是温和。
坚定是什么呢?
就是,一定要把古诗背会,可以晚点儿睡觉。如果孩子意识到了爸爸妈妈的底线,今晚糊弄不过去,必须要背会,他一使劲儿一认真,几分钟就背会了。
如果孩子就是背不会,咱们一定不能发怒,而是教孩子方法,帮助孩子背。实在不行,太晚了耽误孩子休息,就先睡觉,第二天早起一会儿,或者用洗漱、路上的时间,帮助孩子练习。
而不能因为要睡觉了,耽误孩子休息,就放弃:算了,今天不背了,明天放学再说吧!这就是立场不坚定,没原则。
这就是坚定的含义。
温和而坚定,既不会因为情绪失控,导致场面混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又不会因为过于宽容,导致孩子没有规矩。
2.互相尊重
有的家长,嘴上说着自己不封建,其实骨子里总认为自己是家长,孩子就应该听家长的话。
也有的家长,心疼孩子,宠爱孩子,对孩子失去原则,结果孩子成了“熊孩子”,“骑”到了大人头上。
像我家孩子和他爸,不是你吆喝我,就是我命令你,高兴的时候,两人像哥们儿,恼起来,简直就像两头倔驴(我怎么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不能仗着身份命令孩子,孩子也不能以小卖小,大家应该互相尊重,这才是良性的关系。
3.多多鼓励
孩子毕竟是孩子,喜欢得到肯定和认可,尤其是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所以,咱们要多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多多鼓励,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儿,也能给孩子莫大的鼓励!
在鼓励孩子这件事上,咱们家长,千万莫以善小而不为,而是要拿着放大镜找孩子的长处。
教育教学方面:
1.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家里教学,私人订制,最能针对自己孩子的能力安排进度。但是,不能过于高估孩子,总觉得简单,就想多教一点儿,让孩子多学一点儿。
像我家猪队友会说,我问了,他说懂了啊!其实有时候孩子的感受是很模糊的,觉得懂了,并不一定是真的学会了。
这就要家长观察孩子,把握标准。
2.以学生(就是你的孩子)为主体
家长教孩子,不像老师教学生要照顾到全班,家长只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学得快,就教得快,你的孩子基础不扎实,就从基础开始学开始练。
你不能什么都和别人比,不能别人孩子学什么你也学什么。一切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这才是个性化,也才是家庭辅导的意义。
如果家长能接受提升,主动去学习,那么在家辅导的效果就能得到保证,孩子的学习就能如虎添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