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喜欢读书是个好习惯,只要能养成这个好习惯就可以饱览世间的书,但信息化时代越来越让我意识到,读书也需要讲究时效。因为好书那么多,而坐在安静的角落,边喝茶边看书的机会,真的是难以捕捉。可是很多有价值的讯息仍然是依靠读书才能汲取的,因此我越来越觉得读书是需要讲究点方式方法了。之前读过斋藤孝(日)先生的《深阅读》中提到一天读一本书,一小时读100页的速度令我咋舌,对他倡导的坚持写读书笔记,补读书笔记的也有所借鉴。但我读书的速度依然不快。

看了同样来自日本的作者大岩峻之《实用性阅读指南》我觉得有更多实读书提速的操性技巧,可以帮我进一步打开,改变以往阅读模式的思维定式。比如第四章将书中内容付诸行动。这各章节的内容我首先阅读,并时时敦促自己要辅助行动,那就从画读这本书的思维导图开始。并且因此延伸到帮孩子复习功课方面,帮助孩子串联学过的知识点。

就我自己的而言,应该是读全书的典型,随着读书时间越来越被挤占,我也被迫开始从目录中搜寻对我重要的章节内容,从序或后记中理解作者的真实初衷。虽然也学会了用碎片化时间去阅读,但在读书的方法和收效方面我觉得我并么有太多心得启发孩子。而随着孩子的成长,我越来越认为读书更关键的是快速提取书中的重要内容,记录并付诸实践,使之变成自己真正的财富,也突然意识到我还要教会我的孩子,该怎么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更好的书。

在漫长的学校教育阶段,孩子们大都读些与教材密切相关的书籍,营养含量有限,眼界难以开拓。只要你经常去图书馆,或者书店,就一定会发现,每次都会被不同的书所吸引。知识信息更迭的速度远远超越了我们的阅读速度。我也为此常常感到迷茫过。我相信学校的老师都会强调过读书的重要性。而怎么才能从被繁锁的课业强占的时间里,剥离出有限的一点点时间给课外阅读呢?我想掌握了有效实用的读书技巧可能会帮助实现广读天下书。
我在纸上记下我眼中这本书的关键词:需要、时间意识、输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二八定律、艾宾斯曲线、感情、复述、故事、首字记录、目标、行动。果然我大体可以因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没有按照目录章节顺序读到的内容。改变自己已有的阅读习惯并不容易,但如果能掌握一些新的有效的方法帮助自己阅读提速,可能会促使改变进行。

思维导图是很实用的方法,并且可以延展到更多领域。花时间制作一本书的思维导图,也基本是阅读提速的一种实践。带着问题和目标去读,更容易加深记忆。把从书中的答案付诸实践则是读这本书的真正收获。我在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发现孩子很容易联想到其他同类书,而且我也在课本上发现简单的思维导图,于是,我越发认为孩子从小就有学习思维导图的能力和必要。都说当妈不容易,要学的东西太多,真的是要用对方法。
我对作者“不借书读”的倡导印象颇深,多半源于方便记录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在书上打记号是最方便的了。对于经典读物,则可以通过书上记录的笔记进行二次整理。第五章节内容,读书对人产生影响的实例,是鼓励读者实践书中这些实用的阅读方法的动力。如果你了解本书的作者,他曾经是销售业绩始终保持第一的电子销售,就更容易理解他说的AMART法则,作者就是将书中内容付诸行动的榜样。

第五章内容则是对读书无用论的最有力的批判,你读那么些书,有什么用。家人和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疑问。虽然我无力回答,但还是因着喜欢保留着阅读习惯,现在学习有效读书为自己也为孩子,读书不仅仅是自我启发还可以促成创业,掌握领导力,提升工作技能等多项意义,更切实的是帮你考取各种资格证。所以,这本看起来并不厚,内容也很精练,事实上受众面很广,《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值得反复阅读并付诸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