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经常听人讲,期望自己过上一种云谈风清成熟的人生:
不悔过去,不惧未来,活在当下。
这是我们很多人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在追求的过程我们会不断地体会到各种复杂的情绪,比如,时而后悔过去没有好好珍惜,后悔中错过了当下,不安中又产生恐惧,恐惧中又焦虑未来。
今天我们就讲讲如何从时间的维度理解恐惧、焦虑和抑郁。
比如有人害怕毛毛虫。害怕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当毛毛虫不见了,害怕的心理也消失了。但如果身边没有毛毛虫,但只要看到身边毛毛的物品,就感觉恐惧,那成了痛苦的情绪体验。
恐惧是与现实情景不想符合的害怕,比害怕的程度更为痛苦的情绪体验,是正在进行时。
如果感觉恐惧了,怎么办?
面对恐惧,我们的反应会有两种模式。
一种逃避,但恐惧的痛苦情绪在某个相似情景的刺激下,类似的痛苦体验还会涌上心头。
还有一种模式就是直面恐惧,比如因为害怕毛毛虫,害怕其他类似的毛毛物品,可以采取系统脱敏、暴露疗法。
那什么是焦虑?
焦虑是指向未来的,意味着某种担心或威胁,即将到来或马上就要发生。
我们的生活中,不存在没有一点焦虑的生活和恐惧的生活。
适当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让我们可以不要以冷漠的态度面对生活,可以推动我们不要自我满足,不断奋进与努力的预防针。
但当焦虑的痛苦情绪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与学习工作。
比如精神运动行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或者自主神经紊乱,有出汗、口干、胸闷气短、尿急尿频、头晕等症状。
缓解焦虑的方法一般就是放松疗法,多做冥想。
讲完恐惧和焦虑,我们来说说焦虑。
当一个人沉浸在过去的,感到忧郁或沮丧,如果社会和生活功能正常,也算于正常的抑郁心境。如果持续时间过长,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就需要根据抑郁的时间与程度进行诊断是否为抑郁症。
抑郁症就是一场心灵的感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提高,以及现代精神病理医学的诊断标准完善,我们会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听说被诊断为“抑郁症”。这需要我们积极客观面对,在专业心理人士的指导下多运动,多晒太阳。
无论是恐惧、焦虑,还是抑郁,都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注意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活出成熟心态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