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看的这本书和精力管理有关,这本书是罗胖、徐小平、脱不花的健身教练写的,不仅改变了我对跑步(运动)的认识,还改变了我对精力管理的认识。
过往的一些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常常让自己不自觉地陷入“自我耗能”,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其实是相互照应的,当你的精力越充足的时候,你的时间利用效率就会提高,当你能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时,你的精力也就越充足。
这里不得不说说自己两年前,每个月跑100公里的打卡(对赌)经历——
当时和几位团队伙伴一起在打完牛肉火锅、喝了带酒精的咖啡,然后再来痛快畅聊了几个小时后有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每个月完成一次演讲和跑100公里的打卡,如果没做到,没完成演讲或演讲最后一名罚300(是的,我们不仅演讲,还要相互投票……)没完成跑步罚500,年底将钱拿去吃喝玩乐……
结果那些年,演讲没取得进步,还把自己跑伤了(心理受伤),从那之后,谁和我提跑步都拒之千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4711659/ddaf10b67422b930.jpg)
这让我不得不想起一个成长公式:
成长=压力+休息
也是运动学里面提到的一个基础理论「超能恢复」——
指的是运动员或者普通人在经过一次训练后,体能水平会逐渐下降,之后经过饮食和睡眠的恢复,体能水平逐渐上升,乃至超过原先体能水平的情况。
拳头收回来,才能更有力地打出去。
我常处在一个压力的状态,却在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时候忘了休息。道理都很简单,可是当我们处于一个常常无法「回到自己的中心」的状态时,我们就会本能地忽略。
不是真的不懂得简单的道理,而是满足内心的欲望、实现自己的目标激起了我们的战斗欲,这会让我们忘了一切。
用超量恢复的方式,让精力永远处在一个盈余状态,而不是入不敷出,这是让人变得更强大、精力永远充沛的关键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4711659/0584dd657fe29dec.jpg)
不仅是跑步,还有我们常提到健身、锻炼这类字眼,就会和「肌肉」挂起钩来。
我们过去获取关于肌肉的信息可能不一致,以前总是说,有岩石般坚硬的肌肉是拥有力量的象征,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肌肉没有弹性,像石头般坚硬,那跑起来身体的负担会很重,而且肌肉过于僵硬导致无法有效地活动,也会影响跑步的速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4711659/7e4ea437f3b00829.jpg)
举个例子:
大家都对猫和狗很熟悉吧,他们是跑步健将,你看它们跑起来那飞毛腿,简直像一道闪电。你再细看看它们的腿,并没有我们认为的常跑步的人腿会粗的问题,就连跑步运动员的小腿也都是非常纤细的。
肌肉不是坚硬的象征,而是弹力和柔韧性的表现。
运动,是为了管理自己的精力,延长自己的续航力;运动为精力赋能,让我们做到高效工作,幸福生活;运动不是靠蛮力,而是要借助重力,顺应自己的舒适区,我们追求的不是最快走到一个状态值,而是逐步提升并保持高点。
运动为精力赋能,让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保持「回弹力」,越有弹力,越有能动性。这是我从作者身上获得的启发,也是我接下来实现高效工作,幸福生活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