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与木匠

作者: L信贤 | 来源:发表于2022-08-28 15:24 被阅读0次

      身为父亲和教师,我对“养育”这个词的理解更加深刻,这个养和育是分不开的,养是为了人类发展的必要趋势,育是成长过程的必需品。

      读了《园丁与木匠》以后,我对养育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身为父母,我们要想园丁养花一样去对待我们的孩子,根据每种花的特性,施肥、浇水、松土,而不是像木匠一样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把木头加工成各种提前预设好成品。

      《园丁与木匠》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了如何养育孩子。她解释了现在流行的教养乃是最大的谎言,是像木匠一样,按照明确的模样去雕琢,将孩子打造成特定的样子,即使手艺再精湛,教育的结果也是不成功的。而理想中的父母,应该像园丁在花园里种花一样,旨在提供足够的营养、空间,时不时根据需要进行修剪,让孩子像鲜花一样茁壮成长,让他们自己创造具有无限可能的未来。即便结果不是预期的,也许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全文先介绍了爱的三面手(父母、祖父母、异亲)的教育意义,进而又从看、听、玩、练四个角度说明了如何教育孩子,最后结合现状,讲述了科技与孩子的关系。一些观点非常独特,也许并不一定很实用,但是能从理论或者理念上能为我带来一些启发。

         爱孩子不如懂孩子。不管是作为母亲,还是老师,我们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但很多时候,我们的爱看起来无私,其实都是有私心的。希望孩子能按照我们心中的理想模式去做,将来能怎么怎么样,如果没有那样,我们就会很失望,或者给予孩子不好的评价。其实不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花园里的不同花苗,有的花期长,有的花期短;有的喜欢阳光充足,有的喜暗;有的喜欢沙土,有的喜欢腐殖土;有的严寒开花,有的酷暑开花;有的结果,有的出结果。园丁并没有因为他们不同的特点,就不爱他们,相反,而是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喜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和帮助。在懂的基础上,再去爱,这样的爱才能有价值。

        爱孩子不如教孩子。生活、学习中,无时无刻不渗透着父母对孩子的爱。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少走弯路,我们总是不敢放手,或者不放手,替代的太多,包办的太多,最后导致孩子独立意识差,离开父母,就啥都不会。其实爱孩子,我们能做的就是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去示范引领孩子,做孩子的榜样。用行动代替说教,用自己示范代替包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理儿。学习技能远比学习知识更有价值!

相关文章

  • 园丁与木匠

    关于作者 艾莉森·戈普尼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也是这个领域全世界最顶尖的学者。她不仅是一位实...

  • 《园丁与木匠》

    为什么要做父母?照顾孩子既不容易又累的要命。大多数人却乐此不彼。为什么?是什么让这一切都值得? 为人父母,本质是爱...

  • 园丁与木匠

    大体浏览了一遍园丁与木匠,整体感觉翻译的有些拗口,自己越看越看不进去,只能囫囵吞枣看一遍,也有一些观点自己比较认可...

  • 《园丁与木匠》

    《园丁与木匠》 为人父母,本质是爱。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

  • 《园丁与木匠》

    为人父母,本质是爱。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奖励不是孩子的成绩和奖杯,甚至也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和婚礼,而是与孩子一起生...

  • 园丁与木匠

    第一次在“得到”的万维钢精英日课听了关于《园丁与木匠》的介绍,就颇感兴趣,这书名很对我的胃口,从这些年来做父...

  • 《园丁与木匠》

    这是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领袖,首位从儿童意识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写的探究孩子如何...

  • 园丁与木匠

    园丁与木匠 ——偷个题目感叹教育 轻轨载着一车口罩飞驰。 一位妈妈,以原子弹爆炸的气势,对着电话下指令:“五一假都...

  • 园丁与木匠

    朋友推荐的一本书,本来没有很感兴趣,但是看了下作者简介,竟然是曾经一个楼里面的同事。莫名就有了亲近感,有时间看看。

  • 园丁与木匠

    《园丁与木匠》(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 这本书虽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园丁与木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zr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