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行动都是沟通
行为的得体所需要的特质
身为父母,你的任务是以身作则,用同理心对待孩子和他人,并希望孩子也能展现这样的行为。除此之外,为了适应社会,举止得体,我们需要培养四种技能:
1、抗挫折能力。
2、灵活应变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及感受事物的能力。
有些孩子很自然能学会这四种社交技能,因为他们会自动模仿周围人的行为,但孩子,在什么年龄达到发展的里程碑,包括上述四种能力因人而异
有些孩子不到三岁就会读书,我有些孩子到九岁才能流利的阅读,有些孩子一岁之前就活蹦乱跳,有些孩子18个月还喜欢爬行,学会这些身体机能的年龄,人人不同,同样学会行为技能的年龄也因人而异。
如何学会行为得体,不制造麻烦,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使一个孩子行为得体的方法不见得能为另一个孩子带来同样的结果。孩子是人,不是机器。我们希望孩子与人联系,培养关系,而不是变成机器人。
我们展现得体的行为,很少是因为我们想要获得奖励或害怕遭到惩罚,而是因为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因为我们知道合作比对立更能带来和谐的生活,我们想让对方的生活更好一些,我们希望孩子为人处事,考虑到他人,对他人发挥同理心,不是因为担心受到惩罚或渴望得到物质奖励。
孩子,从别人对待他的方式,学会如何待人处事,当别人对他表达感谢与尊重时,他才真正学会如何说“请”和“谢谢”之后,才会效仿。如果你只是灌输孩子应该讲这些礼貌用语,他可能永远无法心领神会。
不要随意为孩子的不得体行为找借口,如“他那样做,只是想引人注意”,“他是故意的”,“他知道怎么激怒我”,“他有问题”。这样只会误解孩子,加深矛盾。
用语言来表达感受,有助于改善行为
界定你自己而不是孩子
不要担心你的教养方式好或不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也是我唯一想要的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