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随笔专栏东西南北中
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五)

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五)

作者: 无求品自高 | 来源:发表于2020-05-12 22:02 被阅读0次

接上集

织金洞 原名打鸡洞,这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多类别、多形态的完整岩溶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开发作为旅游溶洞的佼佼者之一。洞内相对高差150多米,最宽跨度175米,洞内一般高宽均在60100米之间,总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堆积物的高度平均在40米左右,最高堆积物有70米,比世界之最的古巴马丁山溶洞最高的石笋还要高7米多。从洞的体积和堆积物的高度上讲,它比一直誉冠全球并列为世界旅游溶洞前六名的法国、南斯拉夫等欧洲国家的溶洞要大两三倍。

出发前,我查看了一些关于织金洞的介绍文章,一边看一边就非常冲动,一定要好好欣赏、游览这座开发时间最晚,评价最高的溶洞。曾经游历过最早的桂林芦笛岩,云南三洞(九乡、阿庐古洞、燕子洞),期待织金洞要超出之前看过的所有溶洞。

这个洞口很不起眼

没有导游(导游说半小时以后进来,让我们自己先看),进入洞口前有一条栈道,两边石崖很多名人题字,更加急切亲眼目睹洞容。

下到洞的平面,首先看到的就是被称为“镇洞之宝”的霸王盔。霸王盔, 织金洞洞内三绝之一。高14米,珠玑点缀、银光闪烁,似古代楚霸王的头盔。为巨大的复合型石笋,由下部的帽石笋,上部的细长杆状石笋组成,形成如此形态,说明早期滴水含物质丰富,多呈线状下流,沉积速度快.后期滴水含物质减少、分散,下滴速度减慢的沉积过程。

顿时我们就被这个寄予厚望的洞穴吸引,心有成竹地相信此行不虚。往前每走一步都会有无比的惊喜,手机,相机交替拍摄,还要眼睛不停滴搜索。无论用什么样的相机,相信也无法还原洞中奇观。我没有更好的文字来形容洞中奇景美景,只能借用专家级别的文人笔墨,为没去过的读者描述织金洞。

网摘:织金洞空间的美,首先在于它气势磅礴而仪态万方。在织金洞中游,你会感到如在星光朦胧、漫无边际的夜空下,置身于崇山峻岭、险峰巉岩之中,静态里透出浩荡的力度。你在一种惊讶之余静过神来、缓过气来,才得以观赏它的局部和细节。

大气魄是织金洞空间鲜明的主题,但它又是在一种变化中来体现的。一味巨大而缺乏变化便流于单调和呆板。织金洞顶棚、洞壁和洞底形成的空间,一会儿锥形、一会儿弯形、一会儿矩形、一会儿方形,呈现出目不暇接的生动多变。已开放的66公里长的洞腔,时长而深幽莫测,时短而明快简练,时高如朗朗夜空,时低而手可触顶,时宽如茫茫原野,时窄如山谷幽径,时大如苍弯,时小如华盖,时急迫如刀枪怒发,时和缓如信步田园,时险陡如攀蜀道,时平坦如履平沙,时静如禅佛仙界,时动如海浪排空,虎啸山河,龙揽九天,雷霞干钧,狂飙万丈……

这个需要说明一下,此处不让游客翻越的铁链,被几位游客轮番翻越过去拍照,此等不文明行为实在不齿。洞内幽暗,湿滑,多处已经开发的地方被关闭,肯定是景区考虑游客安全问题。

文豪们用尽了世间最美好的所有词句来形容、赞扬此溶洞,我认为一点也不过分。写游记时想找到理想的配图,却无论选哪一张似乎也表达不了在洞中看到的“原图”。读者朋友也别怨我们的摄影水平和摄影工具,即使是最好的相机恐怕也难还原洞中千奇百怪的真实景象。老伴也算看过不少溶洞的资深旅者,看完此洞他也是感慨万千,真的还是织金洞最值得。

​ 此处被称为福禄寿 里面都是这种提示小心碰头,地上的滴水湿滑

不是团队人多游览,没有配备导游讲解,重点部分有电子显示图解,但里面光线幽暗,用手机翻拍下来很不清楚。所以照片上传后我也无法标识是哪一处景的说明。

走到中部位置,实在累得只想喘气休息一下,这里摆放了椅子应该也是供游客休息的。导游领着一队游客追上来了。因为他们不可能像散客一样可以慢游慢看。导游说前面还有一半,不过没有刚才这么艰难,坡度少些了。她领着游客继续往前,我们还是不能享受导游讲解。

稍坐一会,出了汗的脊背马上凉意袭人。我劝老伴不能久坐,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这样肯定会受凉,再则越坐下来就越不想往前走了。对我们来说今天体力严重透支。但还得咬紧牙坚持继续完成后面的路程。此洞是长条形,只能朝前行不能原路返回,终点就是出口。

不知道是我们体力消耗太大,还是导游为了安慰我们,实际感觉后面的距离、爬坡难度甚至比前半部分还要艰难。洞内湿气很重,不少路段湿滑,所以走路更是吃力。而且光线太差,长时间在暗光下视觉上觉得更累。洞内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可以想象,这样的工作环境并不好受哦

最后一段路遇见一家人带着4岁的小女孩,快到洞口时孩子实在走不动,请求爸爸抱她。爸爸人有点胖,独自行走都已经气喘吁吁,再抱着孩子可想而知。我赶紧跟小女孩说,再坚持一会吧,马上就要出去了。孩子爸爸说,她已经自己走了很远了,不忍心不抱她。

终于在三个半小时后走出了洞口,一屁股坐在石墩上,同时走出来的几个年轻人也汗流浃背了。我早已汗湿了内衣,外面风一吹不禁打了个寒颤,幸好我带了一件备用衣服此刻可派上用场。洞口距离摆渡车还有几百米,出了洞景区用电瓶车将游客送至游客中心,才算结束今天的行程。

电瓶车是敞篷的,山上的风可不小,这一路吹过去,要不是那件挡风的衣服,今天肯定会受凉。我不由慨叹,此景不适合老人孩子游览,身体差一点的人很难完成这么艰巨的过程。多亏带的那根拐杖帮了大忙,即便如此也会有人羡慕我们的本事,这个年龄的人还能来已经不多了。但是非常值得,老伴说从此再也不看洞了。

相关文章

  • 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五)

    接上集 织金洞 原名打鸡洞,这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多类别、多形态的完整岩溶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开发作为旅游溶洞...

  • 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七)

    1月12号 这两天太累,一觉睡到自然醒。来贵阳后我们会放慢脚步慢慢游玩了。因老伴来过好几次,很多地方他都去过,...

  • 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三)

    接上集 陡坡塘瀑布,位于黄果树瀑布上游一公里处,高21米、宽105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面积最宽的瀑布,整座瀑布形成...

  • 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四)

    1月11号 旅馆160元/晚还管早餐,早餐品种不多,因为房客不多,不过能吃饱,最喜欢这家的南瓜稀饭。 过马路就是...

  • 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六)

    下午4点返回游客中心,赶紧去卫生间换掉汗湿的内衣,在外面我随时小心,害怕生病,取了行李就往汽车站出发。路过街道旁的...

  • 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九)

    1月13日 早上起来一看天空果然阴沉沉的,走出旅馆居然还下起了飞毛细雨。我们早就知道今天会下雨,原本是要安排昨...

  • 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十)

    1月14号 今天下午2点的火车回昆明,还有一个上午的时间,昨天就商量好去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看看。这是于2012年正式...

  • 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八)

    顺着河道两边小路,去往甲秀楼。 建在杨明河上的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明万...

  • 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一)

    1月中旬的旅行,拖欠到现在才完成游记,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关注我的朋友。回来后过完年又因为疫情,孙女在家上...

  • 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二)

    1月10号昨晚还是有点冷,开了空调才睡着。因为想早点去景区,起床后收拾好行李就下楼先去游客中心看看,铁门还没开里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七彩云南到多彩贵州(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bf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