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科技干货科技时代
如何看联想的急行军?(上)

如何看联想的急行军?(上)

作者: 赵博思 | 来源:发表于2015-01-30 11:12 被阅读619次

2014年,联想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出去了。收购IBM的x86服务器业务。收购谷歌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业务。

上述两项收购完成之后,联想在全球智能手机领域及X86服务领域均排名世界第三。联想集团CEO兼董事长杨元庆表示:与收购IBM PCD业务一样,联想集团的目的不是世界第三。联想目的是世界第一。

联想收购IBM PCD之后,历时十年,联想PC市场份额从全球第三跃升至全球第一。

联想成功的方式,其实是一种血战的模式。或许在杨元庆看来,这种打法是其取胜之道,但对于其他对手来讲,这是不值得的斗争——在现代商业社会,大家喜欢兵不血刃,而联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胜利,并不为人买账——这也是为何分析师看低联想的收购以及,为何大家把联想称之为“破烂王”的原因。

想想看,在收购IBM之前,联想市值1500多亿港元,现在PC第一了,其市值反而大不如前。那么,怎么看联想的收购?联想收购对了吗?联想的生存方式以及未来是怎样的?

我认为,联想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创业者在早期灌输的DNA有多么重要。而且实现目标的路径设计又有多么重要。

在这里我从Vision和Value的双V逻辑视角,观察联想,并且试着给出答案。

双V视角:联想为什么要收购?

最近的几笔收购,很多人看跌联想,原因是联想像个“破烂王”,人家急于甩出的烫手山芋,联想照单全收。

在我看来,收购确实可以商榷,但在联想却是不得不为。

所谓的双V分析框架,即一个成功的企业,最核心的要素有二:

一是愿景Vision。如果愿景足够清晰,每个员工都看得见,那么整个团队就有了共同的话语体系。就好比旅游,10000人旅游,只要明确了目的地是布达拉宫,然后明确去的时间和方式,各级管理者都在这一框架下努力,最终大家一定会在目的地出现,中间的过程甚至不需要特别的管理。但如果没有目的地,要10000个人旅游,最终还能在某处汇合,这种管理成本大增,但效果未必明确。

二是价值观Value。大家有了目标,还要有同样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还包括公司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原则——明确的可执行的原则。即整个团队具有强大的一致行动力。

只有当一个公司既有Vision、又有Value的时候,公司才能高速平稳的运行,而且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无数的创造力。

举个例子。微软的愿景是要让每个家庭都有一台电脑并且都运行微软的软件,他们做到了。苹果的愿景是要做最好的产品,他们也做到了。不同的是,因为一个全新市场早期更在乎功能和廉价(这一魔咒已经被苹果打破,以后有机会再说),微软赢得了早期的战役,而苹果最近才后来居上。

但微软的愿景有个问题,就是:它是有局限的。也就是说,它不是无限可扩展的,它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即有终点。实际上,当微软在十年前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以后,微软变得无所适从。相应的,从高管到员工都无所适从。他们有最好的员工、出色的团队、巨额的利润,就是没有方向。因为大家的目标已经不能够集中到未来的一个明确的点上。

苹果则不存在这个问题。苹果的Vision就是最好的产品、而Value就是极简、专注,因此,他们的创造永无止境。就如同激光,不仅可以向前无限延伸,而且基本不会扩散。

反观联想,他们的愿景暧昧不明,他们的价值观也似乎不存在,他们没有Vision和Value,如果有,他们的行事逻辑也并不支持这一点。

打开官网,广告语是For Whose Who Do.怎么看怎么像从苹果广告中摘出来的。据说这一提法也来自联想招募的一名苹果员工。而另一个说法是联想让世界更美好的广告。没有看到其他关于Vision和Value的信息了。

贸工技路径后遗症:一旦每个人都固定了方向,逻辑逆转就需要决绝以及更决绝的团队。但往往创始人本身就路径依赖,他们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因此他们骨子里是害怕迎着对方的核心竞争力去挑战的,这导致他们他们的实际做法和提出的战略完全相反,而且从上到下自欺欺人。最终仍旧是做加工贸易。所以联想不是科技创新公司,联想是科技界的加工贸易公司。换言之,你可以理解为,联想是有终端品牌的富士康。

因此,我认为,联想做事的逻辑,并非基于更遥远的未来,而只是基于必须要存活的现在。

“行业清道夫”

这是我创造的一个名词。

百度百科介绍:清道夫鱼属于鲇鱼科,又叫吸盘鱼、垃圾鱼、琵琶鱼,几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它们经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是水族箱里最好的清道夫。由于是外来物种,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天敌,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会威胁本地鱼类的生存,破坏生态链。

我把联想也视为“行业清道夫”。行业清道夫的意思是,它是生命力最顽强的企业,是行业里最大的、同时也是最落后的企业,负责这个行业的收尾工作或者生态链底层的统治。

也就是说,它并未专注于价值创造,而更关心用价格洗牌,用规模来为自己获取一席之地。它没有Vision,也就是说,不关心未来,只关心当下。

联想想把别人过去的事情做好,而非把未来的事情做好。这和是否是互联网思维无关。这和领导者的行为,以及它的双V逻辑不明确有关。

很多团队管理者过多,而且又没有一个远方的可以瞄准并且内部竞争的目标。因此,很多管理者并不创造价值,或者说不创造增值。那么他们表达存在的方式就是权力,或者可以称之为管理冗余。

如果领导者习惯了这种管理冗余,就会出现被形势推着走的局面——当一个浪潮来的时候,他们是站在对立面的,或者扬言要打败对方;当浪潮确立,汹涌而去的时候,他们开始追赶;当追赶无望的时候,他们买下来掉队的其他成员的遗产,用规模和价格冲击市场。

但问题在于,由于联想的做法:第一,会使整个市场规模缩减。这么说吧,假定市场2014年销售10亿部手机,苹果制造出5000元/部手机,在苹果看来这是一个5万亿元的市场,以其40%的利润率,即便10%也足以让他们活得滋润;而联想的生存之道是推出500元/部的手机,整体市场在联想眼里迅速缩水为5000亿元,以其2%的利润率,同样拿到10%的市场份额,联想的收入和对市场规模的破坏,大家可以自己计算一下。

第二,即便得逞,也会杀掉自己的规模。所以规模越做越大,但联想自身却越做越小。相较于沃尔玛、亚马逊的低价创新不同,联想的低价是因为没有议价能力和压低自己的利润率而不得不为的“活法”。

————————

科技十年后,专注未来移动趋势研究。内容整理在微信号:Swiftmemeda

相关文章

  • 如何看联想的急行军?(上)

    2014年,联想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出去了。收购IBM的x86服务器业务。收购谷歌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智能手机业务。 上...

  • 如何看待联想急行军(下):停不下的红舞鞋

    再谈到联想这几次的收购为何会成功时,杨元庆的理由有两点,一是历经整合IBM PCD业务之后,联想集团积累了更为丰富...

  • 《先发影响力》-联想

    续上~~~ 《先发影响力》第二个部分讲述的是联想是如何在影响力上起作用的。 联想分为两个部分:语言联想和情境联想。...

  • 童老师思维导图实战班第六课

    2018.3.18,今天学习收获到的是如何对词语进行展开联想。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到了联想开花、联想接龙,感觉这两个...

  • 看孩子的联想

    今天是周日,我和妻子不时的外出,给儿子准备下周需要的东西。 路上,看到一群年轻的奶奶,没人一架婴儿车,一边推着走,...

  • 急行军

    天黑了 我们还在泥地上行走 踩断最后一丝霞光 剩下的路 完全凭借干渴的意识去到达 要拉紧兄弟的衣角 才不会在水坑中...

  • 急行军

    胶鞋底很薄,加上爆破器材的负重,每跑一步,几乎都在用尽全身的力气,“呼哧,呼哧!”在空旷的戈壁滩上,除了时...

  • 急行军

    周六,有了五一的小长假,这不,只能换了调休,连着上班。 我们被排了从二月份开始被预谋的一次培训。 各路精英们从全省...

  • 小草的联想(上)

    “没有花香 没有树高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春风啊春风 你把我吹绿 阳光啊阳光 你把我照耀……” 听到这熟悉的歌...

  • 唢呐联想(上)

    尘归尘,土归土,想人生,九十五。一次偶然的回家省亲,适逢小区内有老者故去,广场上搭起幼时印象中的戏台。一行行亲人泪...

网友评论

  • 一本正经的Stan:似乎是 for those who do
  • 馒头书生:同意联想的收购是为了当前的生存而战, 但也不得不说通过收购增强了自身的实力. IBM PCD收购后的这10年是个很好的例子. 某种程度上, 还是很看好这点的, 包括IBM X86以及MOTO. 同样的也看好华为. 只是摊子更大了, 更大的管理以及经营模式势必要跟着进步才行.
  • NARUTO_86:赞同关于企业愿景的部分。特别是,身为一家公司的一员,却不知道公司有什么愿景的时候。
  • b2b66db336b7:500元一部的手机所瞄准的用户群,同5000元一部的手机能一样吗?有几个人愿意卖肾去买手机的?
  • 7219b6ee2aa5:@梦拓国际 二者的逻辑到底是怎样的?

    没看懂。
  • b2b66db336b7:联想不是没有创新,PC机领域,联想的创新还是很多的,只不过不是那种吸引眼球颠覆性的创新而已。但缺少颠覆性创新能力,貌似是所有中国科技公司的通病吧
  • 964a1c2301ca:本文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月光照射不足,所以粮食会减产。

本文标题:如何看联想的急行军?(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el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