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深度语文之干老师讲作文【整理】

深度语文之干老师讲作文【整理】

作者: Li三金 | 来源:发表于2019-12-07 18:33 被阅读0次

《写作,作为终有一死者,对世界的理解与解释》——这个题目如果放到半年前看的话,我得需要理解半天——仿佛钻了牛角尖,又仿佛给你开了一扇窗。但有今年暑假干老师带读的《存在与时间》做打底,还是可以一下子理解的。不过,事情仿佛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因为干老师总会给你新的东西。

讲写作,干老师先从语言世界讲起。语言世界又囊括了很多领域,比如,自然世界、过去的历史、共同规则、个体自我表达等等。我们人类对整个世界的解释,从有了语言开始,就有了传播,语言又在传播中发生了变形,直到有了文字。

文字是在商朝时期被创造出来的,有了文字,很多故事就被流传下来了,流传除了文字流传还有语言流传,变形也就开始慢慢发生了。

干老师举了“商契”和“仓颉”的例子。商朝时期有个人用纂刻的形式记录了语言,也就是发明了字,这个人也就被命名为“商契”。“仓颉”呢,和“商契”的发音类似,是文字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形。所以,“商契”和“仓颉”是同一个人,但是我们在不同的典籍里看到这样的名称,总以为“商契”是另外一个人,因此而发生了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解释。

“变形”扭曲了文字本来的意思,但文字却靠这样一种形式被记录了下来,这种记录其实是特别伟大的,它代表了先前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虽然浅显直白,但是却让后人有迹可循。干老师说:这样,语言就捕捉了这一切,我们才有机会读到《蒹葭》这类的诗歌。

这是文字和语言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作用那么,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和文字、语言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是“终有一死者”,但这个道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大部分是回避和逃离。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特性时,从这里出发的文字就带有了终极性,也就是对生存意义的寻求,这是写作就呈现了独一无二的特性——用语言去理解和命名,把过去混沌的一切,归于某一类。这种归类与命名的过程就是一种整理,写作其实就是整理。

干老师就是这样,从字源一直到为何而写,循循善诱,像先知一般的解释,让人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写作,就是在既定的范围内,创造一个更深刻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尼采的意义就大于了达尔文的意义。

好吧,就像最后ppt上的一句话:

通过语言,接受一个世界;

通过语言,赠予一个世界。

当我们参悟了写作的这些真谛时,我们就要通过写作赋予世界光明。

【整理深度语文上干老师的演讲,带有个人感情色彩,不知道理解得是否正确。】

相关文章

  • 深度语文之干老师讲作文【整理】

    《写作,作为终有一死者,对世界的理解与解释》——这个题目如果放到半年前看的话,我得需要理解半天——仿佛钻了牛角尖,...

  • 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阅读留痕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反思:语文...

  • 【深度语文】干老师语录

    有活力者追求不止,追求不止者有活力。 安于所失,不安于所得。 饥来吃饭困来眠,已饱食,食物不再是真理,自然不拘于三...

  • 关注深度语文及其他

    关于深度语文在全人之美和干国祥的公众号读过一些文章,还有王开东老师的<深度语文>及其公众号。 一些书单是让人心仪的...

  • 我得捋捋干国祥老师的“深度语文”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干国祥老师发的《深度语文缘起》一文,连读三遍后,感觉基本捋清了“深度语文”这个由干老师自创的概念。...

  • 简简单单,教会学生读书

    一.引子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

  • 读写相融相生——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2021.12.17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 小学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覃老师讲小学语文之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深圳小作家作文覃老师微信:szelite101 审题就是弄清题目的要求,立意,...

  • 小升初分班考试语文作文高分技巧

    覃老师讲深圳小升初分班考试语文作文高分技巧 不少深圳小升初学生都头疼作文,认为作文很难。殊不知,掌握了其中的技巧,...

  • 怎样写一篇文章

    教作文是语文老师教学的难点,写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痛点。语文老师最怕教作文,一学期下来,也就写七八篇作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度语文之干老师讲作文【整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gu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