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的习惯是在大学养成的,那时中国移动的免费WiFi刚开始流行却异常实用,让漫长的夜有了更多便捷而充满趣味的选择,一集一集的电视剧,一部一部的小说,让人沉迷其中忘了时间,忘了睡眠。
……
凌晨1点,还早,不过12点过一个小时。
凌晨2点,2这个数字表示还早。
凌晨3点,还是半夜呢!
凌晨4点,反正不是5点。
凌晨5点,离起床还差好几个小时呢!
凌晨6点,已经6点了,也睡不着了。
清晨7点,天亮了,课还上不上?班还上不上?
……
还记得读小学时,晚上十一点和外婆、表哥一起看电视,他们精精神神的,而我却困得怎么也睁不开眼睛,那时的我很苦恼,想和他们一样熬夜。
后来,我也能轻易地熬过十一点,甚至熬到第二天早上。但是,我所体会到的并不是熬夜成功的喜悦,而是在猝死边缘试探的惊险。
那个的凌晨,我决定不再熬夜我还记得那种从黑夜到白昼的感觉。
它不像外伤那般猛烈和剧痛,而是隐隐的从紧缩一团的五脏六腑开始,一直蔓延至全身。
它不明显,只有一点点昏沉,脚步轻浮,反应迟钝,但身体里很明显缺少了一部分,就好像失了一魂一魄。
一点恶心的感觉哽在咽喉,胃里冰凉而坚硬,五脏六腑好像被腌过一般,没有一点生气,心脏偶尔抢拍,偶尔停跳一拍,一只眼睛短暂失明。
很想睡却无法进入深度睡眠,肉体没有一点疲惫之感,但全身的每个毛孔都在隐隐地难受,它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无法解除,除非时间将它带走。
时间是眷顾我的,将它一次次从我身体里抽走,否则我已被它带走,离开人世。
那个的凌晨,我决定不再熬夜大学期间几乎每年都能听到,哪个专业的某某同学熬夜打游戏猝死在卫生间,哪位同学猝死在烧烤摊,但是打游戏的依然没有停下灵活的手指,烧烤摊上干杯的姿势依旧充满豪气……
如果说有种死轻如鸿毛,那这种死法一定比鸿毛还轻。以生命的价值为基础,没有什么事情能够凌驾其上了,那种罔顾生命的执着,荒唐而幼稚。更何况所谓的执着,不过是被好奇心驱使的无脑行为。
当然,拼命熬夜的人并不都为着幼稚而荒唐的欲望。有人拼命学习,有人努力工作,为了伟大的梦想,为了温馨的家庭,不是一己私利,自带光环——励志。
我们从小接受正能量的励志教育,奉献、牺牲、奋斗、坚持……
一个个主人公因为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成功的故事,让还不谙世事的我们深信不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励志的精神逐渐融入血液。即便自己不励志,也对励志充满向往和崇拜。
而形容人刻苦和励志常借用熬夜的时间:
他每天学习到凌晨两点。
你看过北京凌晨四点的太阳吗?我看过。
那个的凌晨,我决定不再熬夜熬夜等于死亡?
等于确实太过夸张,但就像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微妙关系,不一定,但绝对脱不了干系。而癌症之所以被称为绝症,是因为它与死亡只有一步之遥。由此可见,熬夜和死亡之间的联系。
随着过劳猝死和患癌的事例不断增多,熬夜和死亡两个词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猝死,一个前冷门词汇,从此频繁出现在熬夜星人的自嘲中。
复旦大学海归博士后于娟在患癌之后,劝人们少熬点夜。在她的《此生未完成》中,作为一个迈进死亡的人,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一边是深入骨髓的励志精神,一边是来自死亡边缘的走心劝导,看似我们面临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两难局面:
如果不以损耗生命为代价全力以赴,便无法到达想要的高度,实现梦想。如果拼命向前,就可能猝死在奋斗的道路上。
在喊口号或者悼念他人时,虽死犹荣是很轻易能念出来的,也绝对是发自内心的真话。但是真的面临死亡的时候,很少有人不后悔。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心不死”
在死亡并未来临时,人总抱着侥幸心理放肆,然而当它真的降临,便毫无退路可言,这是对放肆的惩罚。
虽然目的不同,但对于生命的忽视是相同的。我们可以赋予死不同的意义,鸿毛与泰山。但毫无疑问,无论死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生命的实体消失了,都结束了。
这里并不是宣扬绝对的利己主义和苟且偷生,只是在做选择题的时候,添上一个生命的选项。
那个的凌晨,我决定不再熬夜因为不再熬夜,并且感受到它带来的好,才突然想要写这么一篇文章。其实很多事情并非一定要熬夜才能做完,甚至熬了夜也不一定能做完。
树上春树一天工作5个小时,每天晚上9点睡觉,凌晨4点起床,然后工作到9点左右,此外的时间便用来看书、运动和处理其他的事情。
我感到很惊讶,原来时间还能这么安排。这样既能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又能协调好生活和工作的关系,看起来就是想要的生活。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是树上春树,能够在坚持5个小时内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并产生较大的价值,家里有矿和兜里有钱的人除外。但至少这给熬夜奋斗一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从我熬夜的经历中发现,晚上失去的睡眠时间是白天双倍时间也弥补不上的,而其中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三个小时的睡眠是最有效的。
不过,要做到这点很难。
对时男时女来说,这三个小时仅仅是夜生活的前奏;对于学霸和白领来说,这三个小时的加时还不足以被提及。
当社会形成了一种熬夜氛围,将黑夜作为一种另类资源在充分享用时,不熬夜的倡议显得苍白无力。
许多人熬夜或许有不得已的原因,更多人是忽略时间管理,透支身体极限。
在病痛和死亡的警告中,依然有一座又一座“不夜城”建立,使夜如白昼。然夜晚的黑暗并不等于邪恶,灯红酒绿更是无法代替光明,这真的能称得上是一种发展或进步吗?
那个的凌晨,我决定不再熬夜近来有个热词——自律。“你有多自律,就有多成功。”这样的话语经常能看到。
诚然自律是人超越本能的一种高等行为,但是我们往往只会考虑自律的主体也即是人,准确说来还要更狭隘一点——人的意志力。
但是影响人的因素并不只有意志力,还有环境和其他。如果整个行业形成了一种熬夜的氛围,某个小白敢自律吗?如果工作上要求应酬,一个小职员敢自律吗?工厂昼夜不息,夜班员工如何自律?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为了自由必须拼命。有的人一生与自由遥遥相望;有的人死在了一步之遥的地方;有的人获得了自由,又有了更想要的自由。
欲无穷。
现在回想起许多个熬夜的凌晨,还能依稀记起身体反应引起的恐惧,特别是睁着眼睛却依然黑暗的世界,或许好多次,我曾与猝死擦肩而过。
没做好时间管理,不自律都是我自身的问题,但有时候换个环境真的能好很多。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环境有时就像一个磁力超强的场,它甚至能塑造你的情绪和行为。
坚持自己的方向,有重来的机会我很感恩。
时间虽然在不断地流逝,但它不增不减。若不浪费,它自然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观点总是见仁见智的,我只是说了自己的想法。
最后引用孟子的一句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苛求他人,亦不苛求自己。
那个的凌晨,我决定不再熬夜在每个苏醒的清晨
我都满怀感恩
即使昨天失败
今天还可以重来
——张重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