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第一次见到我的车说“我觉得小车更配你”。昨天也是一个前同事说着雷同的一句话“总觉得你这样子应该开个小车”。每次我便哈哈答到“我有‘大’情节”。
我每日随身的包是大的双肩包。去商场逛包店,觉得小包更精致,更优雅,更有女人味,忍不住拿起来赏玩半天,一边纠结要不要收入囊中。可总是拿起来,放下去之间毅然决然的选择大包。对我来说实用更加重要,因为很多时候喜欢随身带着本书,小包就不能满足我的这个要求了。总不能买个大包里面再放个小包。于是后来对大包就情有独钟了。只因为实用。话说只有小民才会追求使用呢。
前两天还在考虑下次要换一个再大一些的包。现在用的双肩包,放进一本书之后再放进零碎随身物品后满满当当,有时候不得不做取舍,拿出一些当天可能用不到的小物件,比如晴雨两用的太阳伞。有时候出门时晴空万里,觉得带着雨伞也是累赘,可忽的来个措手不及的雷阵雨,或者需要在大太阳底下走上一段路,雨淋日晒中让你为摒弃伞儿而后悔莫及。干脆买一个帆布的大的双肩包得了。
又想起同事第一次见到Richy 爸爸后说:以后在家低调些,人家一个小手指就把你拎起来扔一边去了。是的吧,一米五几的瘦小个子站在一个粗壮的一米八多的人面前,一定是“受欺凌”的对象。殊结婚到至今都是我这个小个子在“霸凌”那个大个子。可见,婚姻里“谁欺负谁”不是用个大个小来衡量的。爸爸总是说:“没事,天塌下来有我这个大个子顶着呢”,让我知道大个子的好处。
想想看我们国人真的有“大”情节。我们的国家叫“大中华”,我们身在“大数据”时代;古代的达官显贵叫“大人”,他们住在“深宅大院”里;现在很多人追求在“大城市”落脚,住“大房子”;见多识广的人见过“大场面”;同样是说贼,也有很豪气得称之为“江洋大盗”……可见“大”情节由来已久,并且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而与“小”有关的言语里就夹带着许多的轻视,比如“小日本”、“小人”、“小偷”——在我们一脉相承的文化里“大”就传承着褒义,“小”代表着贬义呢。
据说为了迎合我们国人的“大”情节,很多国外的汽车品牌为中国特别制造了“大车”。比如奥迪的A4L和A6L两款车型,据说这是两款中国市场定制车,国外的奥迪A4和A6,型号后面并没有“L”。不只是奥迪,其他汽车品牌型号后带“L”的,也大多是中国市场定制车。
自己当初买车的时候还真没有考虑过大或小,只是一门心思想要一辆SUV ,国产的、外观好看就行。开回来后自己倒没有觉得有多大,同事,朋友见了就觉得与我的小身材不相符了。为什么小身材就要开小车呢?想起潘长江的小品,莫不是他们担心我和车在马路上会被警察疑为无人驾驶而拦下?
读杜甫,这位后半身都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的大诗人在自己身居茅草屋,屋贫又逢淫雨之际仍不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家跻身在小小茅屋里他要“广厦”,拖家带口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却要“大庇”天下寒士。让我们后来人在唏嘘这位大文豪凄凉萧瑟的一生时也感叹着他悲天悯人的“大胸怀”。
是不是在我们拥有更多的“大房子”“大马路”“大数据”的时代,不去为“小事”而斤斤计较,不为“小错”而耿耿于怀,不为“小失”而惶惶不安。让自己拥有“大心眼”、“大胸怀”来配的上这个“大时代”。
但一味的追求大定是不可取,况且很多东西也不是越大越好。没有界限,也就有攀比浪费之嫌。与我而言,没有刻意去追求大,喜欢加实用是最好不过。让我去买一个大而不实用的东西,就万万舍不得了。有一车代步,一包装书,对我来说足矣。
这样看来我真正拥有的能够称之为“大”的或许只有这辆代步的车了。
你好,我是深香默默,
努力带好娃,教好书,读好文,写好字。
用妈妈的视角记录生活中的风声,雨声,花鸟声。
您的阅读与点赞是我坚持与文字为舞的最大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