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纳瓦尔说,
人与人的区别不是“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而是“喜欢阅读”和“不喜欢阅读”。
阅读是我一生中所有物质和精神层面所取得的成就的来源,绝大多数人不会每天读一个小时的书,普通人每天可能只读一分钟的书,甚至更少。
把读书培养成习惯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2,鱼堂主爱读书说,
多读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总是有用的,不提什么成功和发财。
只是做到下面这两个,就已经收获很大——
当没有学问的人大惊小怪的时候,有学问的人可以见怪不怪。
当没学问的人熟视无睹的时候,有学问的人却可以见微知著。
学习除了技能应付世界,还可以有求知,提升自我的乐趣。
3,有书创始人雷文涛先生说,
一个人如果还保持规律性的阅读,说明他还有学习的动力,还在有意识的提升自己,还有自我进化的可能。
4,《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一书中说,
读书和往缸里灌水的道理一样,刚开始一两滴水是很不显眼的,等水到一半时,再倒一两滴水还是看不到什么差异,但等快满出来时就能看出来明显效果了。
所以需要保持每天往缸里灌水的习惯,缸一定会满的,到那一刻你就会感觉非常有意思了。
5,不要把目标集中在阅读的数量上,比如“一年读 52 本书”,或者“一天读 20 页”,而要把目标集中在时间上,比如“我每天要阅读 30 分钟”。
6,小仲马说,
读书,只读一天两天肯定看不出有什么作用,但是经年累月,你会发现读书和不读书拥有的是不同的人生。
7,杨绛先生说,
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这些都会融进你内在的气质里。
当你读过好书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是如此优秀。
8,《半山文集》一书中说,
人自身得养成一个能不断带给自己新鲜感受的习惯,才能去克服生活中因为重复而带来的乏味感。
阅读和写作,正是这样的习惯。
读书,要多读那些能从漫长岁月中流传下来的书,少读一些只能流行于现在的书,要多读那种合上书本,就觉得自己已有所更新的书。
9,纳瓦尔说,
阅读,广泛地阅读。阅读面要广,不要局限于社会认可的书,更不要局限于我推荐的书。
要为了阅读而阅读,培养对阅读的热爱。即使喜欢读言情小说、侦探书或漫画书也没关系,不存在所谓的垃圾。
开卷有益,尽管读吧。
假以时日,你会找到那些你应该读和喜欢读的东西。
10,鱼堂主爱读书说,
我这里有个方法,叫拆分目标,增加进度条。
人很容易对宏大的事无感,对特别具体的事却感受明显。
比如,你说自己要读书改变,这个过几天就没感觉了,反过来,拆解成小目标,从小目标开始做,就容易看到成果,保持自信。
具体来讲,可以把一星期以内的目标定为“步骤”;
一周到一个月的目标定为“短期目标”;
一到三个月的目标定为“长期目标”;
三个月以上的目标定义为“梦想”。
把目标分解之后,就可以着眼于具体的步骤,通过标记打钩的方法来推进任务,一步步地由短期目标向长期目标迈进。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迅速看到做事的结果,增加自信心,保持紧迫感。
比如,你想读完一本《心理学与社会》,看完可能要1个月,看到这个目标,就会显得枯燥且漫长。
如果把这个过程拆解成小目标,每天只读20页,然后就可以不用那么着急的去读了,读完还能写一点读书笔记,分享出去,不说写的怎么样,能读这样难的书,本身就证明你很厉害,也更容易获得反馈。
我反复提到一个理念,读书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事,过程有很多障碍要解除,你只有穿越这些阻碍,才会进入到收获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