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包含:
每个章节有整理的摘抄
看完后的自问四个问题
总序
一、 学习故事是有一套明确教育价值观引领的学习评价体系
《新西兰早起教育课程框架》首先提出的是儿童观:儿童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追求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知道他们能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找不足、找差距”转变为“发现优点、发现能做的和发现感兴趣的。”
课程观:在一个专为支持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早期教育环境中所有直接或者间接经验、活动和事件的总和。
这个广义的课程观,也就是说新西兰的早期教育工作者需要把和儿童在一起的每一分钟,以及早期教育机构中的一草一木,和所有人(儿童、教职工和家长)都视为课程的一部分。儿童学习的契机蕴含在每一分钟与身边的一草一木和人的交互中,课程发展的线索也蕴含在这些学习契机中。教师需要不断发现和识别这些线索,并在与儿童的不断互动和呼应中促进学习和课程的发展。
《新西兰早期教育课程框架》是一套开放的课程,课程来自毛利语,意为“编织而成的草席”,意味着课程是为所有儿童、家庭和幼儿教育工作者而存在的,属于每一个人。课程发展是倾听和尊重每一人的声音的过程。
四大教育原则:激发力量和授权、整体发展、联合家庭和社区、互动互惠
儿童发展的五大线索:身心健康、归属感、贡献、沟通和探究。
编织出来的课程是由儿童、环境、关系主导的,是生成式的、呼应式的,存在不确定性。
早期教育不仅需要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准备,更需要培养他们作为终身学习者所需要的健全人格、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并且帮助儿童建构自己对人、对地方、对事件的理论。
学习故事不一定有特定的形式等元素,但学习故事应该体现儿童观、课程观、学习和发展观。
二、 学习故事是一套用叙事的方式进行的形成性学习评价体系
为什么评?为促进学习而评价。
评价什么?
怎么评价?
故事可以捕捉学习的复杂性,如学习策略及学习动力等
故事可以体现学习的情境性,将学习的社会性特征与认知和学习效果结合在一起
故事可以融入儿童的声音,强调儿童的参与与文化。
它是形成性的,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是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儿童学习过程的一系列“哇”时刻或“魔法”时刻,关注的是儿童能做的、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儿童不能做的、欠缺的地方。
这些“哇”或者“魔法”时刻,重视的是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好奇、勇敢、信任、坚持、自信、分享和承担责任。
学习故事不仅是一种学习评价手段,更是一种理念,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师与儿童一起工作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注意:观察儿童的学习,记录下“哇”或者“魔法”时刻。
识别:尽力去分析和理解它,教师对学习的分析、评价和反思。
回应:利用识别来的信息来有效计划和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
正式评价就是通过注意、识别、回应,用图文记录下来的;非正式评价就是没有通过图文记录,但是教师有意识地去注意、识别、回应。
在不断的注意、识别和回应中,所有人都有可能随时随地观察、解读并支持和促进儿童的学习。(就像我们的自评和他评)
三、 学习故事是一套能够帮助儿童建构作为学习者的自我认知和学习评价体系
心智倾向:是一整套和参与有关的机制,一个学习者从中识别、选择、编辑、回应、抵制、寻找和构建各种学习机会。是学习者“准备好、很愿意、有能力”参与活动的过程。
准备好:有沟通的动机或者倾向。
很愿意:认识到所处的情境是适宜表达自己想法的。
有能力:拥有在这一场合沟通所需要的技能和理解力。
教育是要帮助年轻一代成为准备好、很愿意并且有能力成功应对变化的人,也就是说,成为强大而有效的学习者。
儿童身处的社会性环境是影响儿童发展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的重要因素。
第一章:从一种传统模式的评价到另一种评价
1.技能与知识
2.技能与知识+意图=学习策略
3.学习策略+伙伴和社会性实践+工具=与当下情境相关的学习策略
4.于当下情境相关的学习策略+动机=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
进步
强调关系是知识的一个有价值的领域。与他人关系中的“责任”和“关怀”是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而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关怀有助于避免形成谋私利的主宰性关系,这是因为它让教师重点关注与学生共同建立一种具有同情心、诚实、独立和可以信任的关系……如果在交际关系中缺乏注重感受、价值观和情绪的关怀,知识和生命的脉络很可能融合成一种只具有短暂价值的文化结构。
参与式的五个特征:
1. 感兴趣:在家中和早期教育机构中感兴趣的东西可能会相同,也可能不同;应对过度时期和变化着的情境。
2. 在参与:参与程度越来越高。
3. 遇到困难或不确定情境能坚持:对学习感兴趣,愿意承担犯错和失败的风险。
4. 与他人沟通,表达意见、想法或情绪。
5. 用多种方式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
第二章: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本章看得有点吃力)
“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是与当下情境相关的学习策略和动机累积在一起而成的,学习者从中识别、选择、编辑、回应、抵制、寻找和建构各种学习机会。本书作者将它描述为准备好、很愿意并有能力用不同的方式参与,是学习意向、对场合的敏感和能力的结合。
“心智倾向”源于心理学,在日常中,我们常把它说成“气质”或“性情”
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的五个领域
感兴趣
在参与
遇到困难或不确定情境能坚持
与他人沟通
承担责任
第三章:兴趣和参与(这章比较短小)
1999年,德拉蒙德引用了艾萨克斯的观点:儿童的学习取决于他们的兴趣,相应地,兴趣源自渴望、好奇心和恐惧。
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学习是受中介影响的行动。
想要探究的是:评估师如何促进这样的学习(受中介影响的)。
兴趣和参与系统:人工制品、活动、社会群体(本章通过跟踪4个孩子的故事来呈现)
第四章:遇到困难和不确定情境时能坚持
第五章:与他人沟通和承担责任
三四五章三章都是对第二章“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所展开的描述,通过具体例子。
第六章:学习故事
展示如何写学习故事
第七章:描述
第八章:讨论
第九章:记录
第十章:决定
七八九十这四章都是对学习故事如何写所展开来描述的。感受没有很强烈。
第十一章:学习故事探究之旅
2020/1/28完整看完了第一遍
自问四个问题:
1.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本书先从对“评价”的底层认知进行了说明,先有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再去界定如何做到形成性评价,自问为什么要评价?评价什么?如何评价?最后达到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的目的。
接下来的所有章节则是对底层认知的展开和具体描述,结合例子,交读者如何写学习故事。
2.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对我最大的影响是评价的底层认知,之前模糊的东西变得更清晰了一些。比如评价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而不是评价学习者,这样就会扭转我们对学习者的认识,把“找不足、找差距”转变为“发现优点、发现能做的和发现感兴趣的。”
评价的几个方向,以前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去写,写什么?如何写?会给我们一点指引作用。
3. 看完你有什么疑惑或者困难?
(1) 与作者语言语汇体系的差距,让我对他后来展开细说的东西感到迷惑,本来觉得自己看懂了,细看觉得啰嗦而不懂。
(2) 总序和第一章看得津津有味,醍醐灌顶,后面的章节看得不深入。
(3) 书中举的例子不是很喜欢看,更喜欢结合自己的例子来看,觉得他们的例子不够丰富。(窃喜是不是在故事描述中我们做得其实已经很好了。)
4. 我还需要如何更进一步从中学习,从而应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
(1) 纵向阅读:不从头、有目的地去翻阅一些章节,尤其是有例子结合的学习故事方面,更理解才会更有用。
(2) 横向阅读:和《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正面管教》等书横向对比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