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卓老师推荐了两篇小说《南方高速》和《售棉大道》,作为大家自行学习的短篇作品。
我虽已阅读,但未求甚解,没有深挖其中的精髓,就说说自己的粗浅看法吧。
从故情节来看,两部作品描写的都是在路上的题材,且都以车辆被堵时人与人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
《南方高速》缺乏带入感,不太容易让读者进入情节,初读时一般把握不住故事的走向,甚至根本不明白全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再读之后,我才发现这部作品原来也并不难懂,只是其中的人物容易混淆,所做之事更易张冠李戴。
《售棉大道》却完全相反,初读之下我就迅速理顺了人物关系,很快把握了故事走向,甚至对主要的四个人物性格特征也有了理性判断,进而也捕捉到作者想要在这部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换言之,这部作品故事情节更吸引人,杜秋妹的形象更清晰更鲜明。
两部作品,一中一外,从阅读体验上来看,我肯定更喜欢《售棉大道》。也许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中折射的是本土文化吧。读它,我有亲近感、获得感。而《南方高速》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迷茫。
《南方高速》作者是阿根廷著名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大师。
这篇小说讲述的是一次大堵车时等候者各种各样的心境,又通过被堵过程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一步步推动情节发展。
最显著的特点是用车名代替人名,这是典型的借代的手法。比如用凯雷诺王妃直接代指女孩名儿,标致404是工程师,陶鲁斯指自救组织领导者……
结尾很耐人寻味,堵车时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在这个小世界里,大家因共同信念而抱团取暖,但拥堵疏通后,车辆各自散开,小世界也就此终结,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终究是无法克服的。这恰恰折射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狭小圈子,而不愿与他人交往,冷漠是当时社会的常态。
《售棉大路》是莫言的短篇小说,据说是摹仿《南方高速》之作。小说讲述的是农村人卖棉花的故事,主要围绕单身女青年杜秋妹、已婚军属腊梅嫂、年轻的车把式、年轻的机手四个主人公在两天两夜的售棉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这部作品的人物设定非常巧妙,比如热心的秋妹与车把式、机手之间就很微妙。从素不相识、争吵矛盾,到大雨来之前成为朋友,再到他们之间的互助,秋妹的经历牵动了读者的心。
文章的结尾尤其令人欣尉。售棉结束后,在临别前,文中暗示他们有美好的未来:“她用深情的眼睛向车把式发射着无线电波,同时,她的大脑里最敏感的部位也不断接收到从车把式心里发出的一连串的脉冲信号……”
患难见真情,车把式真诚、善良、淳朴的品性赢得了秋妹的芳心,他们之间萌生了朦胧的爱意。这是典型的大团圆式结尾,在经历风雨磨难之后,他们非但没有走散,反而发展为更亲密的关系。这样的结局更符合本土文化。
两相对比,《南方高速》揭示的是人际关系的淡漠,《售棉大道》表现的是人际关系的紧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