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学问很多,不但会说,还有说话的艺术……
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让孩子爱说话?
做了妈妈后,发现话题都离不开孩子,尤其是一两岁的孩子。
经常被问到你家孩子会说话了吗?1岁就说话这么多?我家孩子两岁了怎么还不说话……
有时候,当我们父母爱说话是好事,可以给孩子更多的语言熏陶,刺激他的语言中枢。但是当我们父母太爱说话,还没等孩子表达出来,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们就很快把玩具递给孩子,就把水果拿过来……孩子自然而然就不愿意开口了。
而有时候,当我们过于严厉,用指责抱怨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说话晚,带孩子看医生……无形的压力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抵抗消沉。
当孩子刚出生时,我们常常柔声交流,小声的和孩子交流。孩子会从我们的关怀中感受到爱,在爱中沐浴长大的孩子也成长的更好。
婴儿出生时头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萌萌的样子总是惹人爱,就是要吸取我们的注意,博取我们的疼爱。当我们盯着孩子,和孩子面对面回应,孩子会从我们的回应中来肯定自己的价值。当我们对孩子的咿咿呀呀和示好无动于衷时,孩子就会受挫,内心消沉,焦虑,对自己没哟认同和肯定。
当我们和孩子说话时最好声调要抑扬顿挫,高低起伏;
发音时候尽量准确,最好用普通话;
注意叠词的使用,尽量正常的用词,因为孩子是在模仿我们。
和孩子交流时候,说直接的句子,不要绕圈子暗示。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也听不懂我们的复杂用语。比如孩子做危险的动作,不要喊“你要死呀,爬那么高!”而是对孩子直接说“爬高很危险,下来。”
尽量简单清晰的和孩子说,
说正面的话,正面告诉孩子,不要恐吓他们单纯的世界。
说话早晚,有环境,也有遗传的因素。
记得洪兰教授在脑科学的课中讲到有一个同事是大学教授,家里女儿很聪明,反应敏捷,但就是不说话,带孩子看医生,心理学家仍然失败告终。因为检查结果正常的,医生只好告诉她淡然处之,多和孩子亲子阅读……谁知道孩子6岁上小学,一天突然说出了整句话,还蹭蹭往外冒,把老师惊奇的,急忙电话告诉了妈妈。妈妈惊喜的哭出来,后来和爸爸聊天才知道。原来爸爸也是6岁才会说话,孩子的叔叔都是6岁多才说话。
说话有早晚,正如花开也有时间。关键时我们要摆正心态,积极面对。在孩子面前,不抱怨不指责,淡然处之。
尽人事听天命,铁树也会开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