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知道人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每个孩子刚来到这个世上时,最先接触的亲密关系就是父母,大概率上来看,这个人多半就是母亲。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人们在这段最初的亲密关系中受到了怎样的对待,他们也会照猫画虎地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他人和这个世界。
但是通常来讲,人们很难意识到自己和父母身上的相似之处,因为人始终都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和他人建立一定的联结,可你偶尔和他人打打交道的这种联结方式,实际上是可以弄虚作假的。
也就是说人们更愿意把自己最好的那一面展现给他人,但请记住,这个片面的展示呈现出来的样子并不是你的全貌,那么可想而知,身边的人再怎么了解你,他们了解到的也永远是你的某个侧面而已。
那这样又有什么不妥呢?和人打交道其实就像照镜子,对方对你做出的反应,其实都是你对待他人的方式所造成的。
可如果你展示的就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经过一番装扮的。那么对方看到的你、以及他们所回应的你,也不是真实的你,但是你会把对方的回应当作真的。
这样久而久之就会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就是你在社交中是照不出来真实的自己的,于是你就很难认识真正的自己,很难挖掘自己真实的需求,也很难了解和理解自我是如何形成的。
亲密关系带来的伤痛,唯有在亲密关系中才能看得更加清楚。
在真正的亲密关系中,你很难隐藏自己在其他社交场合极力隐藏的那部分自我,因为人总有卸下武装的那一刻,而这个时候如果没有社交关系(也就是亲密关系),那就失去了照镜子的机会。
可如果你旁边有伴侣,对方呈现出来的反应,一定和那种只能看到你完美侧面的社交群体的反应完全不同,因为你对伴侣的反应就是你曾经在原生家庭中被最初的亲密关系所对待的那种方式,只是在没有亲密关系时,你意识不到,也不会有人来提醒你这一点。
我在不少心理学书中都看到过类似的观点,那就是原生家庭的伤害,在你今后所有的关系中,在亲密关系中治愈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很多人会认为在亲密关系中常常发生冲突、不愉快等等,这些过程都是儿时被忽视的重要的情绪,只是父母对孩子的掌控,使得这个孩子无法在父母面前呈现太多真实的负面情绪,因为不被允许。
在亲密关系中因为表现得真实而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并不能说明亲密关系不该存在,或是亲密关系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多年来被压抑的负面情绪终于找到一个出口而已。
很多时候,人们没有机会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但那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有些问题被暴露的早一点,有些被暴露的晚一点而已,而亲密关系中的社交规则,只有在亲密关系中才会呈现得全面一点。因此对于个体来说,亲密关系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