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珍小珠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7549/73d0002ef90a79d5.jpg)
如果每天看一遍,写一遍或者大声朗读一遍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是不是就真的可以鸡血满满?如果你去认真地按照上面所说的去实践,你会发现,真正起作用的并不完全是上面的六句话,而是那个在准备朗读时就已经热血的自己。
在自己情绪很低落的时候,如果你还能够想起这六句话并行动起来去看,去读,去写,试图可以从中找到让自己复燃的激情,可是,你发现,并没有起作用,自己依然是死灰一坨,没有一点的复燃迹象,你更绝望了。
如果你觉自己不是一个自燃体,甚至不是一个容易被点燃的人,那么,你可能会忍不住问“怎么办?”。
首先,从自己出发,把你习惯性的问“怎么办”变成“为什么”。
在你无力的时候问“怎么办?”,无疑,你在试图把问题和责任抛给对方,你的内在语言是“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又有什么办法呢?”,这让我想起“习得性无助”。
然而,我想说的是,可以习得的不只有无助,“燃烧体”也一样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练习而后天习得。
当你觉得自己有些无力而又无望的时候,试着去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当你这么问自己的时候,它是在告诉你,“你并不是本来就这样的,你情绪的低落,你身体的无力,你内心的无望都是有原因的,只要事出有因就一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事实上,这些表现在身体、心理、情绪的问题都是一种信号,它们在寻求关注。”如此,你便可以试图从情绪中解脱出来,从而去思索问题的根本所在,先处理情绪问题才能更好也更快地去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注内在,由内而外的改变,需要的是你强大的自我觉察力,也就是元认知(对自己认知的认知)。不过不要担心,正如李笑来老师说的那样,元认知这种能力一旦开启便会不断壮大。
关于这种能力如何开启,其实途径很多,比如,冥想,深刻地复盘等,但是最终归结为“自我反省”。
你要明白自己是怎么想的,是怎么感受的,是怎么表达的,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自己在干什么,自己的方向在哪里,自己是不是迷失了,又为什么会迷失。
还有一点很重要,要关注并要小心自己的内在信念。我所说的内在信念不是向上面你每天在喊的“口号”,而是,那个常常活在你的潜意识里,又无时无刻不影响你生活中每一个选择和决定的“内在信念”,比如,习得性无助,我不好,我不值得,我不行……等。之所以让你要“小心”,是因为它会像一个生命的诅咒在生命中不断出现,觉得自己无助的人,会不断地在生命中寻找自己无助的证据;觉得“我不行”的人,会不断地证明自己真的不行;觉得“我不值得”的人,会不断地错失良机错失良人,并不断经受挫折以并常常遇人不淑。
还有一种改变途径,由外而内,反其道而行。
心理学,我学精神分析的,我主要研究的是一个人的内在,我曾坚信,一个人的真正的改变一定是从根本上开始改变的,否则,改变只会是暂时的。
当然,至今我并不怀疑自己观念的正确性,只是,我发现由外而内的改变实际操作起来更容易也更容易看到效果,这是我这一年来参加读书营以来最深的感受。
读书营是一个极其有带动性的环境,这个环境由一群鸡血满满,行动力爆棚的老铁组成,但是前提是你进入这个环境,它才能带着你不断前进,否则,它跟你没有关系。
积极地参与到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会让你失去颓废的动力和理由,因为,人会习惯性和周围的人保持一致,而且你会发现,自己就像被一股力量带着往前走,不用太费力你就已经走很远了。在不断的行动中,你会慢慢发现了自己原来可以做好很多事情,自信在你的内心慢慢滋生并茁壮成长。
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行,就去证明自己可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无助,就去拼尽全力去帮助他人,最终你会发现,很多人愿意帮助你,而且你的自我力量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很好滋养。就像猫叔一直倡导的——极致利他。不仅在现实中你会获得很多,心理上你也会变得更加有爱,而爱是治愈的根本,因为爱是土壤,会培育出稳定,有力的自我。
妙招一技
当你真的找不到出口的时候,坐下来,来一次“自由书写”,什么都不顾地写下涌上心头的一切,你的无力,你的焦虑,你的恐惧,你的迷茫,你的无望,你的愤怒,一切的一切,让它们随意自由的流淌……
我个人的实践证明,最终,你会看到黑夜里的那道光。
总结一下,当你觉得自己死灰一坨的时候,你始终有点燃自己的办法,去关怀自己;去帮助他人;去靠近可以给你力量的老铁;或者在笔下放逐自己的心,直到找到那份点燃你的光亮。
网友评论
2.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死灰复燃”,先从意识里解决,再反其道而行,最后随心而至
。看似散乱实则有序的方法很易学会,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体现在此结构中。
3.用死灰一坨来首尾呼应,结尾也符合随心而至的淡然意境,散散漫漫又稍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