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
读《文化苦旅》十一

读《文化苦旅》十一

作者: 萧沐林 | 来源:发表于2023-07-01 22:47 被阅读0次

山庄背影。

对清朝的历史,我虽知之甚少,但汉人对清朝的仇恨,却同意余老所说,有一定的种族偏见成分。

这里我们不谈历史,只谈山庄。对于承德的避暑山庄,竟然比北京的颐和园还大整整一倍,是清代皇家园林,又称“热河行宫”、“承德离宫“。虽然闻名史册,但久为禁苑,又地处塞外,历来光顾的人不多。

这座行宫、这个庄园的建立,实乃康熙的本事,是他筑起的一座无形的长城。对此,他有硬的一手和软的一手。

硬的一手是在长城外设立“木兰围场”。每年秋天,由皇帝亲自率领王公大臣、各级官员一万余人去进行大规模的“围猎”,实际上是一种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这既可以使王公大臣们保持住勇猛强悍的人生风范,又可顺便对北方边境起一个威慑作用。“木兰围场”既然是在长城之外的边远地带,离北京就很有一点距离,如此众多的朝廷要员前去秋猎,当然要建造一些大大小小的行宫,而热河行宫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座。

软的一首是与北方边疆的各少数民族建立起一种常来常往的友好关系,他们的首领不必长途进京,也能在长城之外找到与清廷交易的场所,以及各自的宗教场所,这就是热河行宫和它周围的寺庙群要承担的另一种重大功能。

这里不只是避暑、休息,而是把复杂的政治目的转化为一片幽静闲适的园林,一圈香火缭绕的寺庙。

相关文章

  • 文化苦旅:其实乐在其中

    说是“苦旅”,我看先生乐在其中。 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的最大感受了。 自从学过《道士塔》,《文化苦旅》于我而言就是可...

  • 有文化的人

    读17年版本的《文化苦旅》,似乎很陌生,可《文化苦旅》我也读过几回。可能才疏学浅,不甚了了吧。翻出家里的《文化苦旅...

  • 读《文化苦旅》

    读毕文化苦旅,脑子里其实没有记住什么,但确有一种甘之如饴又略带苦涩的味道。 余秋雨在文中表现出了一种作为文化人的清...

  • 读文化苦旅

    最近偷闲读了76%的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我对于余秋雨,甚至是鲁迅、胡适、郁达夫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界都不甚了解 ...

  • 读《文化苦旅》

    前两天在图书馆找到一本书《文化苦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动和一些感想。 其实一直以来都喜欢看一些畅销...

  • 读《文化苦旅》

    “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沙山的顶越看越高,爬多少它就高多少,简直像儿时追月。已经担心今晚的栖宿。狠一狠心,不宿也罢...

  • 读文化苦旅

    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之前,我看的是黄金时代。 因此刚读起开篇,我就感觉到了无比舒适感,以及对书中字里行间的一种文...

  • 读《文化苦旅》

    在还没有开始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之前,我一直觉得这本书应该很难读、很枯燥、很苦涩,这可能是这本书的书名中"苦旅"...

  • 读《文化苦旅》

    【1】: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余秋雨 《文化苦旅》 【2】: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

  • 读《文化苦旅》

    摘录 P170 一份图表 图表在法国里昂的一家博物馆里,列出了这座城市在19世纪的创造和发明,我细细看了三遍,每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文化苦旅》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wx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