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哲思想法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家国情怀

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家国情怀

作者: 露文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20-02-08 19:45 被阅读0次

    中华名族上下五千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传统节日,自然伴随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数不尽的神话故事,让多少人的童年变得趣味盎然,让多少人充满了幻想。仪式感,敬畏心,无关乎迷信,值得我们传承,没有习俗的节日还有什么意义呢?

    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祖先,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同时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在缅怀祖先的当下,也提醒现世的我们要活的清明,不能迷失了自己。

    端午节,是集祈福消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端午习俗甚多,全国各地各有不同,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菖、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习俗。赛龙舟吃粽子,里面蕴藏着屈原的感人故事、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的家乡,中秋节每家每户都会自带面粉、鸡蛋、糖、牛奶到街上的作坊,定制两个大大的月饼,一个上面有个大大的日子,一个上面有个大大的月子,分别用来祭奠日公和月公,也就是太阳和月亮,最后家里有几口人,月饼就会分成几等份,每人一份,必须吃。曾记得我读大学在外自己工作之后,母亲都会把属于我的那一块月饼一直留到我休假回家时,再拿出来给我吃,满满的都是道不尽的亲情。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爆竹声声,里面藏着怪兽“年”的故事。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也是由来已经,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习俗也在不断的丰富,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繁华尽现,情意浓浓。

    而今天,因为这场疫情,让我有幸目睹了土家人元宵节的习俗,一大早兄弟们就去砍竹子,说是要搭猫狗棚,晚上燃烧驱赶瘟神。村子里也好多年没有弄过了,因为往年这个时候,年轻人都已外出务工了,留守村里的基本都剩中老年人或者妇女儿童了。而现在一场疫情,将本已经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封在了村子里,所以大家就又商量着举行这个独特的仪式,望以后一切安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家国情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xw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