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偷钱,家长将其同学打至颅骨骨折:别让孩子成为暴虐情绪的牺牲品

孩子偷钱,家长将其同学打至颅骨骨折:别让孩子成为暴虐情绪的牺牲品

作者: 山山而川贝 | 来源:发表于2020-12-09 11:05 被阅读0次
1 三百块钱,两个家庭的悲剧

11月30日,在湖南耒阳,14岁的初中生小徐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后,走在放学回家途中。

突然一男子从一面包车上冲下来后,持钢管殴打小徐。

经送医诊断,小徐头部左侧颞骨骨折并有血肿病情危重,此外身体多处受伤,期间还出现了昏迷状况。

该校校长表示,打人者是小王父亲,他认为,小徐抢了他儿子的钱,曾到学校要求处理。

双方家长原本约定次日到学校处理,但王父路遇小徐后,情绪失控,持械伤人。

更荒唐的是,经校方及警方调查,小徐并未抢钱,是小王偷了三百块钱不敢承认,因此诬告小徐。

老王的情绪失控,导致自己被判刑,小王以后在学校,也抬不起头,哪有人还敢和这样的人做朋友了?

而小徐,即便调查的真相还给了他清白,可对身心造成的伤害已经不可挽回。

2 身体可医,心灵何处医?

知乎上曾发起一个热门话题:“一个人心里受过的伤,能被时间治愈吗?”

很遗憾,答案是不能。即便是心理咨询也无法根治,这种伤害会伴随一生,并深刻的影响行为习惯。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认为,内心创伤是一些成人心理疾病、不健康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

曾经很喜欢看《奇葩说》,里面有一位辩手叫姜思达,是中国传媒大学辩论队队长。

在《奇葩说》现场,他的才华让人啧啧称奇,金句频出:“你可以一天整成范冰冰,但不可能一天读成林徽因。”

但是他的另一面,却是童年创伤的受害者。

在他的记忆里,很难找到家庭温暖的回忆,父母总是在争吵,自己总是被打骂。

“你必须小心翼翼地琢磨,现在大人是高兴了还是不高兴了,你是该回避还是要劝和。

“除了懂事,我别无选择。”

长大后,很多人羡慕他有一种天生的敏感 ,总能察言观色。

他却如实作答:“你从小就在想这些事情,所以一定会敏感,没有人想要敏感,我宁可傻白甜。”

谈起父亲,姜思达说:

“他情绪很容易激动,那个激动是突然的,我不知道他下一秒会做出什么事”。

这导致他整个童年都很没有安全感,甚至二三十年后,他还是很难完全信任别人,无论对方再亲近,很难让自己放松下来依赖别人。

奇葩说现场高手如云,姜思达可以做到不动声色,从容不迫,谈笑风生。可每次说起这些往事,却是忍不住痛哭,红着眼睛,像个慌张的孩子,让人好不心痛。

姜思达后来长大了,父亲说思达是他的骄傲,是他全世界最重要的人,很爱很爱他。

姜思达还是无法原谅:“我爸说我是他最重要的人。可我没看出来。”

3 你的行为决定了孩子成年以后的行为

国内创伤治疗领域权威施琪嘉教授曾经提到:

“早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创伤,即使现在看起来相安无事,但迟早会发作,突然某天表现出攻击性,伤害他人或自己。”

相当一部分成人打孩子纯粹就是为了发泄,反而导致孩子心理总是充满负面情绪,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这不是报复,而是从小到大固定的相处模式决定的。

还记得那个“二十年后打老师案”吗?

2018年7月的一天,常仁尧驾车外出时,遇见曾担任过其初二班主任的张某某骑电动车经过。接着,常仁尧到公路上确认后即实施暴力行为并录制视频。

事后,该视频在多个微信群和朋友圈传播扩散。

视频中,常仁尧对他的初中老师张某某在一分钟内扇了四次巴掌,一次大力推搡头部,并不断重复大喊:“你以前咋削我,你记不记得?”。

“莫欺少年穷!”视频中,常仁尧激烈地喊出这句话。

殴打事件发生前,常仁尧的生活过得不错,表面上看一切如常,但“那件事”,在常仁尧心里郁结了20年,伺机爆发。

6月的庭审,他描述了“那件事”:

“他就用一根大概这么宽、这么长的一个木板,往我脖子里使劲插。他边插边骂,因为比较紧,他插不进去,他就使劲钻,钻下去。当时让我扒到黑板,我就感觉到像拉到车上游行的杀人犯一样。那是对我伤害最重最重的一件事。”

“33岁的我,要为那个13岁的我讨回公道!”常仁尧说。

老师的暴虐情绪,成为学生难以释怀的成长剧痛,也为自己埋下了日后的隐患。为人师表尚且如此,普通人更是悲剧频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是像“不打不成器”“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样根深蒂固的糟粕,随着人们对教育理念的觉醒,真的是时候该被淘汰了!

或许尊重孩子的天性,用实际行动教导孩子,鼓励孩子等科学的方式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才能让他们落下人生故事的重要起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偷钱,家长将其同学打至颅骨骨折:别让孩子成为暴虐情绪的牺牲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fh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