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该片虽然是一部喜剧,但看完后,我却笑不出来。
影片中的女主角李雪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为了再生一个孩子,她与丈夫协商先办理假离婚,待孩子生下来后再复婚。可是她的丈夫却将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不久便与别的女人结了婚。得知这一消息的李雪莲怎么也想不通,她始终认为他们的离婚是假的。即使要离婚,也应该是先复婚,再离婚。她去找前夫理论,可她的前夫根本不理她,于是一气之下她打掉了孩子,还将前夫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人证物证俱在,李雪莲败诉了。败诉后的李雪莲本来打算不再告状,但只要前夫给她一句话,那就是他们的离婚是假离婚,就不再追究了。可在与前夫理论的过程中,她前夫的一句话让李雪莲更加受不了:“你是李雪莲吗?我咋觉得你是潘金莲呢?”李雪莲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不是潘金莲。于是李雪莲为了纠正她前夫的这句话,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告状生涯,直到她的前夫因意外出车祸死亡,她的告状生涯才结束。辛苦告状十年,还导致她所在市的市长,县长、法院院长被撤职,也没能纠正她前夫的那句话。前夫死后,再也没有生活动力的李雪莲选择上吊自杀,结果被果园承包人阻止,并告诉她“别在一棵树上吊死”。这时的李雪莲才醒悟过来,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李雪莲的前夫就是一个烂人,为了这么一个言而无信的烂人,浪费了李雪莲宝贵的十年光阴,仍然无果。生活中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蛮不讲理的烂人到处都有,我们也常常会被这些烂人烂事气得够呛。如果不能及时把自己从中抽出来,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自己更生气。
记得2013年,我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碰到了一位十多年未见的同事。刚参加工作时,我和那位同事是一起进公司的,而且在同一宿舍楼上住。两年后,我就辞职跳槽到了其他单位,和以前的同事也失去了联系。这一见面还很亲切,得知她婚后的工作生活都不如意,靠自己卖保险获得微薄收入维持生活。我这人同情心泛滥,当即让她帮我买份保险,只要不赔本就行。过了几天她就去家找我了,还打了一份可观的收益测算报告,而我出于对她的信任,没细看就签了合同。两年后,我查了一下保单价值,损失了七八千元,于是便去找她,她不承认她之前给我讲的理财收益,说买保险就是买保障,是要扣保障成本的。而且她为了提成,给我买了十份意外险。没办法我只能到保险公司去掉了她帮我买的意外险,降低了保额,现在已五年了,还赔五千多,按保险公司的测算,我还得交三年才能回本。八年只能回本,无半点收益。当时的我被气得整晚整晚失眠,我倒不是为了损失而心痛失眠,而是我对别人的信任和同情遭到了无情的践踏。我很伤心失望,现在提起这事还是义愤填膺,咬牙切齿的。今天看完这部电影也提醒我该放下这件烂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