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春风读书会
红楼四春,女人的命运?

红楼四春,女人的命运?

作者: 李小易 | 来源:发表于2023-05-06 09:21 被阅读0次

学生时代看过《红楼梦》,但是印象深刻的是,宝黛钗的故事、大观园的美女们、王熙凤的精明刁钻,还有无处不在的想要跳过不看的诗词。

看着春风老师的《一曲流水红颜寞》,才突然明白自己曾经的浅薄,也知道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研究《红楼梦》,还有红学自成一派。

可以聊的太多,先说下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吧。

曾经只知道她们貌若天仙,亲亲四朵姐妹花,却原来她们有那么的不同。


关于元春,她是贾政和王夫人女儿,是贾宝玉的亲姐姐。春风老师书中题目是“有一种牺牲叫‘长姐如母’”,小节分别是“高处不胜寒”“为家族负重”“长姐的牺牲”“悲喜自渡”。元春的结局“被赐死”。

现在社会尽管没有了嫁给皇帝的这种尴尬,但是对于最乖巧听话,最积极上进的孩子,父母给予最厚重的希望,却最少的关心;对嫁的好女儿,想要孩子多回馈,却看不到孩子的难处的情况不在少数。

元春前路尽管是“见不得人的去处”,但依然傲然前行。现在的“元春们”,社会不同了,要不要做些改变呢?


关于迎春,她是贾赦与妾室所生。迎春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书中贾迎春题目,二姐姐莫被懦弱毁一生。小节题目分别是“麻木懦弱”“推向深渊”“惨遭家暴”“何以自救?”

论长相,迎春怎么也算得上是“美女一枚”,论才艺,“比起一般人家姑娘,也算的上有才气。”

但是她的乳母斗牌赌博,偷了她的首饰,她不管不问。丫鬟替她据理力争,她却说“罢!罢!罢!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

以乳母为代表的下人,从来没有感激过迎春宽容,反而觉的得姑娘好欺负。贾琏的心腹兴儿说起迎春“二姑娘的诨名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哎吆’一声。”她缺少勇气,又缺乏生命力。

当跟随她多年的丫鬟司棋,被驱逐出大观园时,先求迎春,本指望她能死保自己,没曾想,迎春虽有不舍之意,还是自保为上,“我知道你干了什么大不是,我还十分说情留下,岂不连我也完了。”她冷漠麻木,感情如一潭死水。

最后,在嫁给孙绍祖后,短短一年,就遭受家暴蹂躏致死。

她命运来自她的原生家庭,父亲吃喝狂嫖,儿女情分上向来无情。“迎春的母亲死了,继母邢夫人,多疑又偏执。不知道那根弦招惹了她,就触她发怒。”“平庸木讷如迎春,就只能处处躲避,但求无过。”

迎春曾哭诉孙绍祖骂她“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

迎春存在感太低,连老太太也对她疼不起来。贾赦邢夫,一对父母塞责而已,贾链王熙凤兄嫂全不在意。

夫家无容身之地,娘家冷漠无情,“迎春们”何以自救?

家庭教育有问题,社会习俗有约束,但是好姑娘需要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人,可以改变选择自己的心态和言行。

不要因为童年时期乖巧懂事可以换的自己平安无事,就以为可以用这个策略,可以保自己一生平安。

“好姑娘,你越退缩,生存空间越小;你越卑微,幸福离你越远。你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关于探春,她是贾政与赵姨娘生的。书中写探春的题目是“娘啊,我在恨你的时候也是爱你的”。小节题目分别是“凤凰女儿,老鸹娘”“为何不能徇私情?”“真的冷血挂寡淡吗?”“如何才能活出自我?”“爱的和解与放下”。

探春应该是四春当中,作者最赞扬的一个了吧。

探春无人不爱,但是“每一次她被欣赏的时候都有一个转折,外加一声叹息。”

“……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

别说王夫人,王熙凤骂赵姨娘,就连身处最底层的戏子芳官都敢说赵姨娘。

有时候妈妈被人轻视比自己被人轻视还难受,探春会嫌弃她吗?

探春在任何场合都落落大方、自信阳光。对于贾府下人,她从来都没有摆出过高高在上的姿态,处处以礼相待,又问可能对自己的母亲不善呢?

在古代社会,女儿是主娘是仆,而且这个娘又在探春执管家务,刚刚上任的时候,被人挑唆,去给女儿添乱。赵姨娘所受的屈辱,源于咎由自取,她还无知愚蠢地蚕食着女儿的价值感,摧毁女儿正在努力追求的东西。

面对下人们的刁难,探春以铁的手腕来应对;面对赵姨娘无理取闹,她就落泪如雨的委屈。

不过这个独立的灵魂,勇敢的给自己的人生划清界限,纵然身心撕裂,也要保全自己独立。先做自己,才能去爱别人。

最后探春远嫁之前,母女最终走向和解。

放父母提供的原生家庭有问题,最好结果也是放下和和解,所以四春当中,当属探春是作者最赞扬的角色了。

不过我还是有一个疑问,到如今社会不同,地球都成一个村,有了更多远嫁的姑娘,那些远嫁的姑娘是不是潜意识里就想离家要远一点,保持自己的独立和界限呢?


关于惜春,她是宁国府贾敬的女儿,但是却一直寄养在荣国府。书中题目是“内心宁静,方是真正的超脱”,小节题目分别为“性格冷冷清清”“豪门冷冷清清”“不听菱歌听佛经”,惜春以“冷”著称。

“观遍红楼,惜春似乎一直都是那个可有可无的边缘人,她很少缺席大观园的活动,但所有的活动都缺她的故事。”

是不是像极了,某个你我,该去的聚会也都去,但是都是在角落里坐着看他人表演,非常的缺乏存在感。

当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她的贴身丫鬟入画,被查出问题。但是后来被澄清了。

然而惜春为了撇清自己,为了自保,事已过去,第二天,她遣人请尤氏(宁国府)带走入画。她说“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

“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

为了同肮脏糜烂的宁国府做切割,先从入画开始。

红楼对于惜春的描述,主要是懈怠,在万紫千红的画色中,她看到的只是万事皆空。所以最后入佛门,然而真正解脱来自内心宁静,悦纳自己,善待他人,出家只是形式,不是解脱。

父亲贾敬为了长生,炼取丹药,抛弃功名,抛弃家人,也算是冷心人一个。惜春贵为千金,从小被寄养在荣国府,像一个孤儿一样长大,很少得到亲情的温暖。再加上目睹姐姐们的悲剧,是否也会在自己身上上演?

“她的心越来越冷,却心厌红尘,向往佛门。那是她的铠甲,紧紧裹着脆弱无助的心。”

但是真正躲在佛国就能超脱吗?

“惜春们”还要自己强大起来,做自己的后盾和依靠。修炼内心的宁静,拥有一颗慈悲之心,悦纳自己,善待他人,才能获得人生的超脱和自在。

虽然四春并不足以把女性的命运概括,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女性有类似的境遇。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其实幸福自在的人生也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也各有各的不幸。

如果说你存在自己的人生故事里走不出去,也就只能承受命运带给你的不幸。

但是真实情况是,命运给与你苦难和麻烦,都是让你成长和突破的,也是你独特的人生使命所在。

在对于女性有着重重约束的旧习俗里,还有祝英台,窦娥,杜十娘。

现如今女性朋友们远不用以性命相搏,去寻求自己的幸福。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认知,开阔视野,在有无限可能的大好时代,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四春,女人的命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jq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