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4、教育的本质-怀特海

204、教育的本质-怀特海

作者: 47ee4fd45a42 | 来源:发表于2021-02-01 23:59 被阅读0次

一个理想的行业,工作即娱乐,娱乐即生活。

文化素养指的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人类情感的融会贯通。零碎的信息与文化素养无关。

那些来自过去的知识,唯一的用途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当下。

教育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必须通过一点一滴,长年累月的积累来把握好细节。你不可能找到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理来充当学习上的捷径。

对知识结构的了解属于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对知识结构的了解,指的是对整体知识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的掌握。

当人们认真思考教育对国家年轻一代的重要性,意识到生活的失败、希望的破灭,乃至整个国家的败亡,都源自对教育的懈怠,试问谁不义愤填膺?

就智力发展而言,三个阶段为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阶段。教育应该是这三个阶段的不断循环。我们不应该为教育立下一个不现实的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通过满足学生们阶段性的需求,刺激他们的求学欲,让学生不断体会收获的喜悦,然后重新开始新一轮学习。当儿童开始对事物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所了解时,他们就进入第一个浪漫阶段。当儿童懂得用口语将认识的事物进行分类,并加强与其存在的情感联系时,就进入第一个精确阶段。第一个综合阶段则出现在儿童用语言表达分类的更为广泛的对事物的欣赏之时。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保留一定的专注度,尤其不能在同一个循环阶段,让不同的学科争夺他们的专注度。

幼儿期的第一个循环结束后,青春期的循环便开始了。

孩子们通过对口语与阅读的学习,对获得的能力进行整合,之后很快便进入青春期的浪漫阶段。

孩子们才真正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由此便开始了漫长的青少年浪漫阶段。

在12-15岁这三年里,他们会主攻语言,达成特定的目标。

历史课程这类学科应该以一种浪漫化 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学生们不用系统性地记忆大量的精准细节。

当孩子到了15岁,语言的精确阶段和科学的浪漫阶段就要结束了,之后便是语言的综合阶段和科学的精确阶段。必须调整以前的教学安排,将重点放在科学学科上,同时减少语言科目的教学。

语言学习进入综合阶段,这一阶段,对语法和写作的精确学习可以停止了,应该着重研究文本的思想及其历史背景。

浪漫阶段涵盖了前12年的时间,精确阶段涵盖了中等教育时期,而综合阶段涵盖了人们刚刚步入成年的时期。大学教育以及与之对等的教育形式便属于智力发展的综合阶段。中学期间,学生们一直伏案学习;到了大学,他们应该抬起头来,观察四周。

大学的作用,是帮你褪去知识的细节,掌握本质的原理。

渐渐地,理想开始没落,最终向现实看齐。

兴趣是集中精力,获得领悟的必要条件。

我们在教育中过度强调对学生的训练是非常有害的。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他们才能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得出新颖的观点。

浪漫阶段,我们要将重点放在自由上,让孩子们自由地观察和实践。

教育中需要考虑的微妙问题太多了。

如果教育在开始时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结束时也没有鼓励学生保持主动性,那么这必定是错误的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智慧的增长伴随着知识的削减,因为人们掌握的知识细节会融会贯通,演变成普遍原理。在精确阶段,人们通过对细节知识的精确学习来领悟普遍原理。而在综合阶段,摆脱知识的细节有利于灵活运用普遍原理。

十三四岁之前是浪漫阶段,14-18岁是精确阶段,18岁到22岁则是综合阶段。

老师的作用有两种:1以身作则,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培养更坚定的目的。

那些享受工作的生产者才是人性的希望所在。

要实现智力与性格的最佳平衡,我们还是有三条道路可走:文学教育之路,科学教育之路和技能教育之路。

以古典文学和古典哲学为基础的教育,能愉悦人们的心情,塑造人们的性格。

学生是通过接触来学习知识的。我们必须从人们能够理解的具体实例出发,然后逐渐上升到一般理论的层面。

每一门语言都代表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学习两种语言,能让学生明白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

对大多数人来说,语言是促进思维活动的最便捷的方式。

如果人类社会对智力的认识发生了改变,那么教育也必然会迎来变革。不过这类变革可能会推迟一代人的时间,因为总有些人会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阻扰改革,或者纯粹是因为因循守旧,不愿年轻时接受的观念被历史淘汰。但教育必须让学生接受新的观点,让他们有能力理解自身所处的时代的主流思想,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有生命力的。

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熟悉抽象思维,明白如何将其运用到具体情形之中,并且掌握逻辑推理的一般方法。

数学,训练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能力。

大学培养了文明的知识先驱。它孕育的理想带领人类直面所处社会的困惑。

现代商业所需要的充满智慧的想象力,与过去在其他行业工作的人们所需具备的能力相同。而大学便是为欧洲民族的进步提供这类能力的组织。

社会的进步仰仗于三种人群的努力——学者、探索者和发明者。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人们既拥有文化素养,也拥有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此一来,他们便能以专业知识作为自我发展的基础,在文化素养的引领下,达到哲学的深度与艺术的高度。我们要记住,自我发展才是有价值的智力开发,而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16岁到30岁之间。要实现自我发展,最重要的是母亲在孩子12岁之前对其进行的教导。

相关文章

  • 204、教育的本质-怀特海

    一个理想的行业,工作即娱乐,娱乐即生活。 文化素养指的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人类情感的融会贯通。零碎的信息与文化素养...

  • 勇气读书会打卡第204天

    这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打卡第204天 阅读书籍: 《教育的目的》 作者: [英]怀特海 著 庄莲...

  • 【418→教育】怀特海《教育的本质》

    1 该书的核心命题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 该书的教育理念为:“要在教育中拒绝僵死的知识和...

  • 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学习笔记二

    五一期间,来校加班,继续咀嚼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在第二章怀特海重点围绕教育的节奏进行阐释。 教育的节奏,就是...

  • 浅谈怀特海教育的节奏

    看完怀特海对教育的节奏的阐述,我对教育的节奏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怀特海认为教育是有节奏的,是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并不...

  • 【一道共读】跟着导师读奇书(14)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14) ——再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文/张爱敏 又一次共读怀特海《...

  • 教育的节奏及其他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阅读笔记 随想 花了四天时间读完了怀特海先生的演讲论文集《教育的目的》。首先有一点不解,按我所...

  • 读《教育的目的》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著的《教育的目的》,虽然很薄,却充满了大智慧。怀特海教授在几次公开演讲中,发表了自己对教育的思考...

  • 《教育的目的》摘录

    [英]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注,教育的目的,文汇出版社,上海,2012。 怀特海(1861—1947)英国数学...

  • 教育的节奏

    教育的节奏 怀特海对于教育节奏的定义是:所谓教育的节奏,就是指在学生心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4、教育的本质-怀特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ke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