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方北辰的亮传,庆幸下手早,现在越卖越贵。(有一些相关书籍因为不再出版,价格翻了五六倍。于是我抓紧买了一些可能用到暂时还算平价的书)
我和方北辰最近的距离就是疫情期间,通过一个亮粉,参加了腾讯会议(人数不多,几十个人)。
活动中,有对一些史料问题进行讨论,有对后世府庙考察,也有对诸葛亮及三国的一些问题再翻出来叙说。但让我意外的是,王者荣耀的人物形象以及文化融合这个话题首当其冲。最后还是落到文化传播这类,对于日本较三国文化的渗透性有肯定的态度。方北辰表示对三国文化的传承带有殷切的希望。
今天翻看了方北辰的亮传,之前对于梁父吟的内容存疑。比如“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对于这句话有另一个版本“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前者出自《艺文类聚》,后者尚不知出自哪个版本(也算一个流传版本)。两字之差,对于人物形象就大不相同。文能绝地纪,指的是相反的文通地理;又能绝地纪则是递进的勇武之力。不管三士能力如何,晏子借桃杀人,始终成为他品性的瑕疵。这首梁甫吟相传古曲为曾子所作,创作词人尚无史料佐证。诸葛亮作为历史记载的主要传唱人,首先歌词发源地是诸葛的家乡临淄,加之梁甫吟的诗体格律约莫是出自东汉时期,所以自然而然就写成该诗作者。
又有一个新知识点,《三国演义》中对于徐庶的名字描写有误。徐庶并非名为单福,裴松之注引《魏略》所谓“本单家子”中的单并非姓氏,而是与世家大族相对,指的是人丁寡少,家族势弱。
然而名字的漏洞,罗贯中又疏忽了一次。某次翻阅毛宗岗版的三国演义,发现罗贯中将刘馥、刘熙、刘靖三代人写错,是在人物事件冲突上的名字错误,不过这倒无伤大雅。
对于方北辰的写作考察,我是很赞同的。写地理便要去实地考察一番,正如我在翻阅三国志翻译,以为“南山”为终南山,哪怕现在很多版本也都是以终南山为解释。实则不然。一位去过定军山的亮粉告诉我,定军山南面的武侯坪,当地人一直成为南山。加之书上介绍的汉乐两城又驻扎于定军山附近,自然就排除了远在长安的终南山。
我没有去到实地了解,从书中得到的知识总会十分相信,实际上没有实地考察不可尽信。当然,不是十分感兴趣的话,也不会去关心三文两字的区别,再者一般不选择咬文嚼字的读书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