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天地史话旅行·在路上国学与传统文化
酒仙杜康酿酒,刘伶贪杯醉了三年,洛阳至今留下个地名

酒仙杜康酿酒,刘伶贪杯醉了三年,洛阳至今留下个地名

作者: 天地史话V | 来源:发表于2019-06-07 18:20 被阅读4次

常袋村属孟津县常袋镇,是常袋镇镇政府所在地。村庄以外,野花幽香,沟壑11条,皆有其名: 西凹沟、后凹沟、杨树沟、下凹沟、塞北沟、血子沟、南波沟、霍凹沟、桑树凹沟、还有狼窝沟,沙坡沟 。由于多种原因,现今只有南坡沟,沙坡沟、西凹沟泉水叮咚、潺潺流水,其它沟壑均已干竭。

相传很久以前,洛阳城北邙山上,酒仙杜康在这里酿酒,自酿自卖,招徕八方过客。

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刘伶,不但学富五车,且喜饮酒,常饮不醉。他喜欢喝酒,却总嫌酒味道薄,走时总说:“酒味正,喝着顺,就是嫌薄。

一日,酒仙给刘伶尝一坛子新酿好酒,

这次,刘伶很满意,喝的大醉,走时忘了付酒钱。回家后,刘伶三天三夜不曾醒来,家人以为其醉死遂以棺盛殓,择日下葬。

酒仙杜康看刘伶三年不来喝酒,就去他家里问个究竟。

刘伶家人喝道:“我家老爷已过世三年,你还敢来讨酒钱。”酒仙道:“你家老爷现在何处?”家人说:“已下葬三年。”酒仙道:“快快掘墓开棺,先生今日将醒!”众人一起前往墓地,开棺一看,刘伶面色如生,一遇阳光眼睛微睁,家人上前扶起,刘伶打个呵欠口中念念有词:“真好酒啊!真好酒啊!”

刘伶回府后,设宴款待酒仙。酒饭已毕,刘伶问:“您要多少酒钱?”酒仙扯出一小布袋说:“造酒需用粮食,只要装满这一袋就可以了!”刘伶吩咐道:“打开库房,整袋装满。”谁知粮仓已尽,袋仍未满,原来这布袋是仙袋。众人齐呼:“好长的袋子啊!”后来,酒仙坊就被称做“长袋酒坊”。时间久了,长袋也成为当地的村名。

后人改“长”为“常”,取“正常”、“平常”之意,于是村名就成了“常袋村”。

常袋村由来已久,人口逐年递增,现有在籍祖氏姓25个,分别是刘、李、郭、杨、乔、赵、高、张、王、武、董、孟、徐、信、崔、姜、许、和、陈、宋、范、要、薛、吴,另有最近迁入司姓的一家。上述诸姓刘、李、郭、赵、杨、乔、高七姓家族人数众多,可谓是祖居姓,其余18个是相继迁入。

据考证元朝末年,常袋村人是从山西洪桐大槐树处迁民而入的,据刘氏家谱载,迁入常袋村是在元朝末年,杨氏家谱记杨氏先祖明朝初,由山西杨家堡迁居洛西北乡樱桃沟村,后由樱桃沟迁入常袋村,。

在所有姓中最具特色者应是李姓,李姓系少数民族蒙古族的后裔,是国王木华黎父亲的第八代排行的第四的儿子受贬来到洛阳,后因其它原因迁入距洛阳北25里的李家营村。

天地史话

相关文章

  • 酒仙杜康酿酒,刘伶贪杯醉了三年,洛阳至今留下个地名

    常袋村属孟津县常袋镇,是常袋镇镇政府所在地。村庄以外,野花幽香,沟壑11条,皆有其名: 西凹沟、后凹沟、杨树沟、下...

  • 酒与诗

    【酒与诗】 杜康酿酒寄刘伶, 熏倒三年死复存。 野鹤拙余尝浅句, 那年宿醉到如今。 浅歌 随笔 2020、01、07

  • 杜康桥

    杜康桥 山阳古迹风景妙, 刘伶台伴杜康桥。 杜康造酒醉刘伶, 醉饮三天始方醒。

  • 饮酒论

    自从杜康发明了酿酒术后,天下从此多事矣。 酒是解愁的良方,曹操饮之以解忧; 酒是避世的仙乡,刘伶醉之正操守; 酒是...

  • 杜康造酒(民间传说故事)黎青屏搜集整理

    杜康造酒(民间传说故事) 黎青屏搜集整理 杜康有位朋友叫刘伶,每...

  • 杜康造酒醉刘伶

    昨天和朋友一起吃饭,朋友拿了两瓶上好的杜康酒,其中一个朋友有点贪杯,喝的是酊酩大醉,好不容易才把他送回家。回来的路...

  • 【杜康美酒醉刘伶】

    传说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酒量极大举世无双。由于对政治不满,他经常出外游历喝酒。 有次他来到洛阳,走到杜康酒坊门...

  • 时光酿酒

    时光酿酒 醉了时至今夏 醒了记忆往昔

  • 最后的心愿

    杜康酿酒醉刘伶,李白斗酒诗百篇,大都是有本事的人借酒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可一般人对酒情有独钟的也大有人在。 一朋友家...

  • 五绝老窖星

    五绝 老窖星 杜康忧揭晓,酩酊醉刘伶。 天下清香酒,泸州老窖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酒仙杜康酿酒,刘伶贪杯醉了三年,洛阳至今留下个地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lv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