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贫穷的本质》这本书。
基于饥饿的“贫穷陷阱”真的存在吗?
帕克·索林住在印尼万隆省的一个小村庄,曾经拥有一块土地,但是有13个孩子的他不得要用本应该可以种粮食的土地盖很多的房子以供孩子们居住。帕克一直做临时农工,一天能挣1万印度尼西亚盾(购买力平价2美元)。但是由于化肥、燃料价格上涨,农民们为了削减开支不再雇佣更多的人手,所以帕克大部分时间都是失业状态。年龄四十多岁的他,没有其他工作经验,再加上每天只能吃到1-2顿饭,身体虚弱,也没有人愿意雇佣他。他自己把问题归到粮食的问题上:吃不饱,整个人虚弱无力,难免沮丧,就会更加没有工作效率。而那些吃得好的人,就能胜任细致的农活儿,效率更高,赚的也更多。帕克似乎就掉入了一种“贫穷陷阱”。
穷人被基本定义为吃不饱饭的人。我们的直觉是:穷人买不起足够的食物,这才是造成他们效率低下、生活贫困的原因。相对应地,政府对穷人的救助更多的给予他们食物。
基于饥饿的“贫穷陷阱”存在也是合理的。
例证:在文艺复兴及中世纪时期,粮食产量并不足以维持所有劳动者所需的卡路里,不具备任何劳动能力的乞丐大量出现。
例证2:16世纪中期至19世界时期,曾经盛行“杀死女巫”活动。当资源紧缺时,通过牺牲某些人,让余下的人能够吃饱,使其具备劳动能力,为生存而赚钱,从经济角度上看是合理的。
例证3:2世纪60年代印度的旱灾期间,很多家庭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夭折,而在雨水正常的情况下,男孩女孩的死亡比例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如果存在基于饥饿的“贫穷陷阱”,那么当政府给他们可以生存的粮食,或相应的补助金,他们就应该摆脱贫穷啊?而那些仍然存在的大量穷人的原因会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在问这样几个问题:
l他们花费多少钱在食物上呢?
作者对18个国家的穷人生活的调查数据显示:食品消费只占农村极度贫困人口总消费的36%-79%,占城市贫穷人口消费的53%—74%。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把钱都用来买吃的。
l有人帮助他们吗?
除了政府,还有很多民间组织都在为他们提供粮食,或者其他的补助。就连上面例子中说的帕克,除了有民间组织,他的弟弟也会时不时的接济他一下。
l他们都买了些什么样的食物?
作者调查发现他们购买的食物并不是全部用来增加能量和营养,而是买一些口味更好的、价钱更高的食品。
其实不看那些国外极度贫穷的人,我们也能有体会。父母那一代大多数人对于主食的选择就是那几种,甚至能吃上白面就很幸福了,有点钱了就会买点肉来解馋。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仿佛都害怕再回到那个吃不饱,吃不好的年代,对于那些足以提供我们能量的食物就不再在乎了,反而是买更多的不那么健康的甚至是垃圾食品——那些味道好的,贵的,漂亮的,显示我们“财富”的食物。即使在现在,很多人还是觉得能吃上大鱼大肉才是富贵的象征。而吃素,吃杂粮都是贫穷的表现。
即使现在中国贫富差距很大,但是在吃的方面的差异其实是相对较小的。我们都可以吃得起肉,吃到洋快餐,吃得“好”。
在《通向威根码头之路》乔治·奥威尔准确地描写到“你手里的钱越少,你就越不愿意购买健康食品。一位百万富翁可能喜欢以橘子汁和薄脆饼干当早餐,但一位失业的人员是不会喜欢的···当你陷入失业的状态,你并不想吃乏味的健康食品,而是想吃点儿味道不错的东西。”
(这让我想到其实经济状况相差很大的两个人真正的差距也许不在基础财富,而是对于一些关键概念的认知是否正确,还有很多隐形的能力让两个人的差距差N多个量级。)
l对于现代来说,这个陷阱是否还存在呢?
作者通过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发现饥饿的确存在于当今世界,但只是人类食物分配方式的一种结果。绝对的食物匮乏并不存在,也就是说大多数非常贫穷的人,似乎都能够挣到够糊口的钱。根据菲律宾人的价格数据算出足够提供2400卡路里最便宜的事物价格大约只需要发给21美分,即使每天靠99美分生活的人也能买得起。
大多数人贫穷并不是由他们吃不饱饭造成的。
既然知道吃饱了可以有有力气工作,赚更多的钱,且粮食价格一直没涨太多,而政府和各种民间组织又在给他们提供各种补贴,他们还是宁愿饿着。为什么呢?他们的钱除了花在那些味道好价格贵的食物上,还花在了哪些不必要的地方呢?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