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
做孩子的情感引导师——写在孩子两岁前

做孩子的情感引导师——写在孩子两岁前

作者: 爱吃爱吃的HH | 来源:发表于2017-12-01 16:31 被阅读0次

        在育儿界,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叫“terrible two”,即“糟糕的两岁”,我家宝宝一岁十个月,马上就要到两岁的年龄,在此之前,我一直接触正面管教,一直在践行做一个温柔而且坚定的妈妈,最近在读一本书叫《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书中提出利用情感引导法,搭建你跟孩子亲密关系的桥梁,我们还可以称为“精彩的两岁”。我非常期待与享受孩子成长带给我的快乐与挑战,书中的观点加深了我对正面管教的理解。请跟我一同开卷领略育儿的新理念!

        本书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一个两个男孩的母亲,她也是在世界上首次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育儿师。

        情感引导的本质是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的平等关系,以此来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让孩子学会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起良好亲密的关系。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教育孩子常见误区,情感引导是什么?

        第二章为什么要进行情感引导?

        第三至五章分三个年龄阶段介绍如何进行情感引导?

        第六章从认识自己和了解孩子性格角度进行总结。

        下面我主要介绍情感引导的前两部分:

        第一,教育孩子常见误区,情感引导能帮你做什么?

        作者研究生专攻创伤儿童的治疗。她在学术研究和实际考察中发现,创伤儿童的首要特点是缺乏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他们不仅在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巨大障碍,就连讲述自己的经历或描述现状都应对不了。

        情感引导是什么?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作为孩子的首位教育者和引导人,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我们在管教孩子中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

        家长们普遍认为对付不乖的孩子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控制,也就是惩罚孩子。因为其行为举止令自己无法接收。一种则是反向的极端——放任,因为他们感到无可奈何,所以只能两手一摊干脆放弃。放任型父母缺乏坚持,对规定的限度或者严格要求缺乏信心。

        这里有一句话,你是希望孩子是出于对你的恐惧而听从你的建议,还是出于对你的爱戴和敬重而听从你的建议呢?

        误区二: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有时候,家长们会把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凌驾于孩子之上。所以就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做爸爸觉得你饿。情感引导就是一个了解的过程,以避免上述那样随便忽略或者否定孩子的说法和感受。

        永远从同情角度出发。举个例子一个孩子跑的太快摔了一跤,孩子疼的大哭起来,有的家长说:”没什么大不了,快起来吧,一点都不疼”。作为情感引导者,你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你可以在孩子身边问他疼不疼,刚才怎么摔着了,摔到哪了。倘若家长能够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回应孩子的痛苦、羞耻、内疚乃至愤怒等消极情绪,他们会因此学会恰当地处理这些感情,这种能力会帮助他们在成年以后处理工作和感情上所遇到的问题。

        引导不等于溺爱。情感引导是先判断情况,然后再做出处理。这不等于溺爱,而是在塑造和引导孩子的情感经历。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孩子学会调控自己的感情,但也要给他们适当的限度。并不是主张每次宝宝跌倒后父母都要这么处理,多数情况下你只需让他自己站起来,而无需小题大做。只有当孩子开始哭起来或者明显情绪低落的时候,才需要你进行情感引导。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能轻视或者否定孩子的情绪了,你要让他知道,你可以给他强有力的支持。

        只有当你包容孩子的感受并表示同情时,真正的合作才能够开始。

        误区三:采用外部奖励和奖赏的手段

        作者发现当孩子不乖的时候,至少有70%的父母采用的是外部激励或者负面威胁的方法。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必须按章办事。绘制光荣榜之类的方式不应该成为你的基本教育策略,用类似于贴纸这样的奖励来哄孩子乖乖合作也不是一个好的模式。所以,我们也有责任让孩子们知道,即使没有奖励也应该去做正确的事情。

        更好的策略。孩子们最希望得到的不是贴纸或者什么新玩具,而是你的关注。如果你能试着去理解并且重视他的小小的世界的话,将会让他感到倍受尊重,他的愤怒就会消退得更快。

        误区四: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利用直接后果来教育孩子。直接后果不等于消极后果,应该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的直接结果负责,而不是非要给他“上一课”。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怎么给5岁的儿子说按时回家吃饭,如果错过时间就没发吃到饭。在这我想到武志红老师的那句“不含敌意的坚决”,这句话所体现的态度对教育孩子非常重要。

        避免消极的教育方法

        情感引导就是通过观察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打屁股、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和无视孩子的性格这些常见问题,需要我们从心态上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理解和关心,最重要的是还是聆听孩子的心声。

        第二章:情感引导是什么?

        情感引导的重要性

        情感引导不仅会帮助你的孩子学会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还有助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掌握丰富的情感表达词汇的孩子会较少耍脾气或者用行为来发泄情绪。

        建立情感的纽带。父母应该事先种下正确的种子,换句话说,就是提前告诉孩子你的期望是什么,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调节和控制某些情绪,起到预防针的作用。陪孩子一起玩耍是父母走进孩子世界的契机。还可以尽可能给孩子提供选择,适当赋予孩子孩子选择的权利。

        同情,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情感引导的成功基础就是同情。成功的情感引导意味着你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了解什么样的情况容易挑起你的愤怒,可以帮助你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让自己的情绪成为教育的障碍。了解孩子所处的发育阶段也是情感引导的一个重要前提,它能让你避免不切实际的期望,一旦满足这个关键条件,就可以开始开展情感引导了。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播下种子

        播下种子是要提前让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你对他的要求是什3么。如果事先知道要求是怎样的,孩子就更能合作。

        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的本质是关注。你需要关注孩子的行为——观察他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烦躁,吵闹或者沮丧?孩子的个性是怎样的?什么样的事情最让他不满?当然,这些诱因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观察的目的还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

        聆听

        先听后说

        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遇到让他情绪激动的状况时,或者在他表现不好的时候,他最需要你去接受并回应他的感受。

        同情

        同情的力量是惊人的,特别是当孩子经历消极情绪时。如果你能把自己放在他的角度上去思考,而不是轻视他的感受或者视图转移他的注意力,这种消极情绪就会更快地消失。

        情感引导的其他注意事项

        让你的言行保持一致。让孩子知道大人会帮助他们。该认错时认错。在你扮演”榜样”的过程中,要牢记你首先是一个正常人,其次才是一个家长。

        书中列举了很多生动的案例,提供具体的方法,后面几章按照具体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作者再针对性的一一解答,等之后有机会我在根据我家孩子具体情况写。这本书我会经常拿出来看,我也非常推荐家长去读这本书,相信孩子在得到充分尊重和表达的环境下成长,将来情商会非常高!

相关文章

  • 做孩子的情感引导师——写在孩子两岁前

    在育儿界,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叫“terrible two”,即“糟糕的两岁”,我家宝宝一岁十个月,马上就...

  • (脑科学)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和自我价值

    我们前面提到,两岁前,孩子的“爬行动物脑”(Reptilian brain)会担任主导的角色,所以两岁前的孩子只会...

  • 写在孩子放假前

    此刻,离你人生中第一次期末考试还有一个半小时。坐在车上等你下考的妈妈,忍不住回忆了一下初入小学近五个月来我们的...

  • 做孩子情绪的导师

    身为父母,我们可能经常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遇到难题时或遇到不愿做的事就来了情绪,从开始不愿意到发脾气,而家长却...

  • 做孩子的“心灵导师”

    作为家长,我们总想让孩子服服帖帖听话,服从自己的管教,这样既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我们又省心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

  • 做孩子的精神导师

    人生没有橡皮擦,字写错了可以擦掉重来,路走错了可以返回。可是,孩子的成长是单行线,错过了,永远无法弥补。 ...

  • 留客的八大技巧•珠宝微课

    一.情感服务游客 1.身边人:使劲夸 ①朋友:聊买,引购 ②家人:聊买,引购 ③孩子:孩子使劲夸 二.常规服务留客...

  • 做孩子情感的镜子

    想一想,镜子的功能是什么? 一般的镜子会如实地反映影像本来的样子,谁也不希望镜子告诉我们:你真是太丑了,双眼突出又...

  • 感赏69:有感家长扮演的角色

    少莉师姐分享的,家长扮演的角色。 一,给孩子以精神供养。 二,做孩子的人生教练。 三,做孩子人生导师。 四,做孩子...

  • 做自己孩子的心灵导师!

    一个奇怪的现象和现实是,很多老师家的孩子会是问题少年,或者是有问题的少年。这是一个悖论,做教育的人或者说能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孩子的情感引导师——写在孩子两岁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yw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