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还是在惠阳边,自从结婚后已经是第五年没回娘家过年了。
往年在河南农村过年的时候,提前好多天已经开始做过年的准备了。
也就是说打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基本就开始有年味了,因为每天都在做着各种过年的准备,老家的俗语说法已经记不太清了,刚刚在百科查的民谚过年的顺序和传统:
民谚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蒸枣山;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吃饺子;年初一,躬脊儿……”
民谚还在流传,可对城里人来说这些年俗却渐行渐远。
人们一边叹息年味变淡了,一边却选择忘记传统年俗……
其实,你也可以有别的选择:从今天起,按年俗过这个年……
为什么很多长大后在城市工作定居的农村出来的孩子总是会觉得自己老家更有年味,且让人怀念呢?
我觉得还是仪式感和参与度。
“迎新春,过大年”,在老家年是通过努力一天天准备迎来的,而全家都有一起准备着过大年,提前很多天开始准备和期盼了……
二十三、祭灶官。
我们河南汝州那边有个说法就是“二十三、炕锅贴”。
因为老家那边都是面食为主,所以我们那边的锅贴非常有名,而且有不同的做法。
分“死面”和“活面”两种,“死面”锅贴劲道有嚼劲,经常会切开夹上各种菜或者卤肉吃。
“活面”锅贴更软,而且根据做法不一样有的是一面是焦黄的那重,因为是贴在锅壁上蒸的,所以刚出锅的锅贴,贴锅的那一面非常酥脆,另一面又非常柔软跟馒头一样。
吃锅贴既能吃出饼皮的酥脆劲道又能吃到馒头的柔软,也只有锅贴能配上这个赞誉了,特别是刚出炉的锅贴,外酥里嫩,特别好吃。
当然,老家那边的“水煎包”也很好吃,出来之后吃不到老家那种做法的水煎包了。
在我的印象中,二十三这一天我妈会提前发好一大盆面,第二天把厨房灶台打扫干净,开始炕锅贴。
小时候还没有电饼档,那时候是用砖砌泥糊的灶台炕素的五香锅贴和五花肉锅贴(肉盒),妈妈在一边做我们在一边吃,因为我妈的关节不太好,在我小学时候就开始经常痛,所以我也经常参与发面、和面和擀面饼的过程。
年在我们心中因为这美味的锅贴变的暖和和有趣起来……
二十四、扫房子。
这一天妈妈会带着我们把全家每个角落都打扫干净。
扫天花板上的蜘蛛网、擦窗户、擦门……忙的不亦乐乎。
到现在还记得跟妹妹一起擦大门的时光。
二十五、磨豆腐。
我记得我们家吃的豆腐都是我爸一颗颗的选好的豆子,把坏的豆子捡出来,然后送到做了几十年豆腐的大爷那里手工磨成的,我们小时候闲着没事经常一帮小朋友一起去看大爷磨豆腐。
一般一次会做上个二十来来斤,基本上就是半个大豆腐(磨豆腐的大爷都是一个大豆腐切成一两斤的小块在村里转悠着叫卖的,所以半个大豆腐是很大很大一块)……
这么大的豆腐肯定是吃不完,那咱们农村兴“油炸”,把豆腐切成差不多半厘米厚的薄片,全部给炸了。
炸豆腐都要炸好久,烧柴火、支油锅、我妈切、我爸炸……我在旁边有时候负责端豆腐,有时候负责吃炸好的豆腐。
因为是手工纯黄豆磨成的豆腐,所以特别香,直接吃就很美味。
剩下的就放大竹篮里面挂起来慢慢吃。以后烩肉菜的时候切成丝放进去,营养又美味。
因为冬天特别冷,所以可以吃个一二十天也不会坏。
还会留一小部分切成丁,然后放在簸箕里面,搁在平房上,利用外面的低温,不用放冰箱也能自然冻成冻豆腐。
吃火锅或者烩菜的时候放一些进去,质感完全改变,跟吃面筋一样。
二十六、去割肉。
这个也是农村特别热闹的一件事情。
小时候,基本家家户户都会养猪,那时候还不太兴饲料,正儿八经喂各种麦皮糠一类的谷子制品,养猪的周期也长……
我说为啥现在吃猪肉没小时候香了呢。
然后就是杀猪分猪,一般会把准备杀的猪提前饿几天,到这一天,几个劳力一起忙活杀猪,分猪肉,这一割就是一个大大的猪后腿、有差不多几十斤重(一般一家分个四分之一只猪那样子)。
肉割回来后干嘛呢。
开始炖肉,各种炖肉料:花椒、八角、桂皮、香叶等等,用纱布包成一包。
大院子里泥巴糊成的灶台里点上火,烧柴火,支上深口大煮锅,把肉分割成一两斤的块,开始炖……
整个院子飘散的都是肉的香味。
我那时候最喜欢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吃热乎乎刚炖好的肉了,无论是肥肉和瘦肉都特别香。
炖完肉会把肉捞出来沥干,用剩下的肉汤烩一大锅萝菜,我也特别爱边就着肉汤吃萝卜菜。
家里的萝卜是带青头的那种水果萝卜,无论是生着吃,还是做熟都好吃。
这一大锅的烩萝卜片,也不是一次吃完的,当然也吃不完。
都是放一个专门的大盆里,盖好,以后每次烩菜的时候,舀上几勺飘着白白猪肉的肉汤和萝卜菜一起配上木耳、海带丝、菠菜、平菇等做烩菜用的。
写到这里,口水都流出来了……
来南方几年还真没这样过过……
二十七,蒸枣山。
我们老家那边是说“二十七、蒸馒头”。
然后就是各种蒸了,俗话说“一方山水养育一方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寒冷的冬天,北方河南,天寒地冻,不像南方一年四季能吃到各种新鲜蔬菜。
冬天过年的各种材料当然也是以当季食材为主。
老家到冬天过年最基础的石材就是萝卜、白菜、菠菜等当季的蔬菜了,虽然单一,但是配上平菇、海带丝、肉等烩成一大锅也是特别美味的。
回到蒸上面,一般是蒸各种馅的包子,红豆沙和红薯包,是最经典的甜包子。
然后是肉包,萝卜肉、大葱肉、白菜肉,样样都好吃。
因为做的非常多,所以工作量很大,几乎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参与制作的步骤,一般我爸拿两个菜刀剁馅。
我跟我妈我妹妹一起揉面、擀皮,包包子、做馒头。
弄好,后就是放好一排排的开始各种蒸。
整个院子都是热气腾腾的,各种香味……
大冬天吃一个刚出炉的包子,是最幸福的事情……
哪像这里的包子呀,一口一个那么小,而且放了很多膨松剂,老家的包子就是实在。
写到这里,思绪已经回到了前些年在老家过年的时候啦。
大家老家都是怎么过年的呢,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啦,等过两天再写接下来我们那边的各种年味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