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马龙效应”无所不及】
一、“比马龙效应”大道至简
比马龙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业绩。
在这个心理实验中,因为罗森塔尔暗示了某一部分学生非常聪明,因为是权威人士说出来的话,所以老师和学生都对这个权威的说法彼此相互认可,所以老师采用正面的眼光和行动来教育孩子,而孩子也对自己非常自信和认可,所以彼此相互合作达成了想要的结果。
在临床心理学上早有发现,并且在教育上也有证实。如,学生自认为愚笨(或经父母、教师不恰当评定),其学习成绩将日渐降低。原因是自我预期直接影响其动机,间接影响其努力,结果将如同其预期。
父母、教师的预期也会产生自验预言,原因是父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差别的态度将影响学生自尊自信,结果形成学生的自验预言。父母、教师对学生有意无意间会产生一些期望,这些期望的产生可能因父母、教师本身的经验学识或偏见,而有好或坏的期望。
美国快餐业知名企业--温蒂汉堡的老板Dave Thomas刚创业时,根本没有什么伟大的营运计划,但是他有一个简单的梦想,要拥有一家自己可经营的餐厅。于是脱离肯德基炸鸡后,就找一些以前同事,一起经营。然后告诉他们:"我付的薪水不高,但我必须开更多的分店,让你们负责。"结果没有营运计划的企业,或许说没有(愿景)的企业变成了世界性的速食连锁店。因为Thomas倚赖别人、信任别人,则他们就会表现负责。
在1975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默顿写了《社会理论与架构》一书,在该书中,默顿提出了一个理念:"一件事的发生,若由于错误的定义,则可促成一个错误行为变成事实。"当一个期待设定了,人就会朝向那个期待去做事。如许多人认为神会罚人,所以信奉神,对神的话也会努力去实践,而造成宗教狂。
二、“比马龙效应”原来如此
通常而言,人会期待别人对我们好印象,就会认真的表现良好行为;若期待别人会讨厌我们,就会随便表现。这种现象称之为“比马龙效应”。亦即"人重视我,我自重;人爱我,我自爱。"、“人家给我们自由、机会、改变,我们应负责、尊重、向善。”如果经营者能由上而下给予自由、机会、改变,下属就会主动、负责、尊重、向善,这是一个良性反应。
让人比成龙,自己就会像龙一样地表现。反之,被比成马,会像马一样地反应。即高期待就有高表现,低期待,有低成绩。基于此现象,企业领导者若是把下属"比龙",人力资源就可极大化。
但是也必须明晰,比龙效应不见得会让每个下属都会有高表现,甚至有的下属自认为"宠爱集一身",而骄纵难驯,因而必须有个监督机制,让自恃而骄者,知道、知势、明理,才能产生"比龙"在领导上的最佳效果。
在有目的的情境中,个人对自己(或别人对自己)所预期者,常在自己以后行为结果中应验。此一现象的含意是,事先预期什么,事后将得到些什么。自己的作为将验证自己的预言。
王阳明说:"人人有路通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就是在领导上,要给予干部自由、机会、改变的权力,那么,人才就可辈出。
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三、管理“比马龙效应”
运用到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一个人如果本身能力不是很行,但是经过激励后,可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低估被评价者能力,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行为差劲的,以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会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这也就阐明了我们经常谈论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海伦在这家外贸公司工作已经3年了,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她在公司的业绩表现一直平平。原因是她以前的上司胡悦是个非常傲慢和刻薄的女人,她对海伦的所有工作都不加以赞赏,反而时常泼些冷水。一次,海伦主动搜集了一些国外对公司出口的纺织品类别实行新的环保标准的信息,但是上司知道了,不但不赞赏她的主动工作,反而批评她不专心本职工作,后来海伦再也不敢关注自己的业务范围之外的工作了。海伦觉得,胡悦之所以不欣赏她,是因为她不像其他同事一样奉承她,但是她自问自己不是能溜须拍马的人,所以不可能得到胡悦的青睐,她也就自然地在公司沉默寡言了。 直到后来,公司新调来主管进出口工作的 Sam,新上司新作风,从美国回来的 Sam 性格开朗,对同事经常赞赏有加,特别提倡大家畅所欲言,不拘泥于部门和职责限制。在他的带动下,海伦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了。由于 Sam 的积极鼓励,海伦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她也不断学会新东西,起草合同、参与谈判、跟外商周旋……海伦非常惊讶,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潜能可以发掘,想不到以前那个沉默害羞的女孩,今天能够跟外国客商为报价争论得面红耳赤。
其实,海伦的变化,就是我们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起了作用。在不被重视和激励、甚至充满负面评价的环境中,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左右,对自己做比较低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往更好的方向努力,随着心态的改变,行动也越来越积极,最终做出更好的业绩。
四、教育“比马龙效应”
在我们处于童年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如果自己的成绩并不是特别好,很多的父母尽管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好,但是却采取了打击的方式。
他们经常对自己孩子这样说:“你看看邻居家的某某,如果你有他一半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很多的父母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加上进,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方式其实会特别打击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得一个人越来越自卑,甚至破罐子破摔。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越来越好,不妨采用正面的心理暗示,不但能够使得对方更有自信心,而且还能使两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正面的评价和赞赏,但面对别人的批评和打击时,我们则会选择反抗,甚至变得越来越糟糕。
我们经常说感情是需要经营的,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经营,尽管都希望这段感情能够越来越美好,但是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很多人本能地会采取从父母身上习得的沟通相处模式。
如果父母的沟通相处技巧是非常好的,自然会给他的孩子一个非常良好的示范,但是如果从小到大,父母经常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自然同样也会习得糟糕的沟通和相处模式。
很多人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提升工作上的能力以及技巧,但却很少有人琢磨如何更好的相处和沟通,使得感情更加和谐甜蜜。
五、婚姻“比马龙效应”
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所学的大部分都是偏向于工作上的技能,没有专门教我们学习沟通相处技巧,这是离婚率逐年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比马龙效应”在婚姻经营中亦举足轻重。
1.鼓励肯定
曾经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帮助过一位事业有成的女性来访者,她的事业做得比她先生好,而她内心迫切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够在事业上做得更好,但她所采取的方式却是打击。
这位女士经常用这样的词来打击自己的另一半:“没用”、“不行”等等,结果她的丈夫没有因为她的语言而变得更加努力,反倒觉得既然你都认定我这样了,那我就是那样了,所以不但没有变得越来越好,反而越来越糟糕。
若想让你的另一半变成你想要的那样子,不妨多给予对方鼓励和肯定,而非否定和批判。当你能够夸奖和欣赏以及认可他时,对方更有可能朝着你想要的那个方向发展。
2.合作认可
如果想让彼此之间的感情更加和谐、稳定、甜蜜,需要彼此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相互认可。在沟通和相处过程中采取正面的方式,这样的感情会更加长久稳定,也会更加和谐美满。
在生活中,很多的女生尽管想要紧紧抓住男人的心,但是自身又不知道如何沟通和协调,所以内心会特别焦虑,更容易采用原始攻击的方式来吸引男人的注意力。
人都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如果彼此经常攻击对方,往往会使对方更容易采取回避的态度。
相反,如果彼此都希望能够变得越来越好,在内心深处同样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彼此相互鼓励、支持、陪伴,通过正面的方式会使彼此齐眉举案,相濡以沫。
3.循循善诱
很多人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提升工作上的能力以及技巧,但却很少有人琢磨如何更好的相处和沟通,使得感情更加和谐甜蜜。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智慧的女人。”智慧的女人往往会采取主动的方式,来引导自己的另一半,更加深爱自己,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想要长久抓住一个人的心,并非靠控制等方式,而是学会运用好罗森塔尔效应,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另一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那样。
六、成功“比马龙效应”
谎言说一千次会变成真理。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科学家研究指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人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
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经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于结果的内容,因此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该明白一点,有什么样的期望,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这就是自我激励的作用。
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如果你正在为一件事努力,那么如果你能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能做到,就能化压力为动力,从而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内驱力释放出来,最终获得成功。
因此,要获得成功,他人的激励是一个方面,而最重要的是自己需要从心底发出积极向上的声音,一个人只有相信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才能始终拥有向上的热情和奋斗的激情,才能最终看到成功的曙光。
丁俊贵
2020年6月2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