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赴盂兰,香烛冥钱遍岸滩。
袅袅青烟天接地,人间老少盼平安。
——《鬼节寄语》
白天老师笑着跟我说,明天晚上你不要出去跑步了,明晚阴间鬼门大开。
明天中元节呢。
噢,我都忘记了,很少去注意农历。
中元节,家那边叫七月半。
小的时候,听到大人说“七月半,鬼牵线”,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说“鬼牵线”,连接阴间和阳世的线也不是由鬼来牵,要牵的话也是由道士,先生(家乡那边为死者念经的人。外公就是个先生),神婆,或是香烛纸钱焚烧出来的青烟……
总之都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晚上,“鬼”要回家一趟。
家乡之人是在堂屋的神龛边放上鸡鸭鱼肉,燃烛,焚香烧纸。然后炸米线,炸米糕(圆圆的米糕上还点着红),那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之一。后来在别的很多地方,七月半我看到的情景多是老人们在路边烧香烧纸拜拜,微风扬起纸灰,漫天乱舞。江南地方则是放河灯,那一片一片密密匝匝的河灯,五彩斑斓,明明灭灭,向远处飘然而去,不知道带去的是些什么。
那些已经喝了孟婆汤,走过奈何桥,经由黄泉路,渡过忘川水,最后达至生之彼岸的人们,会照原路返家。可惜只有封存记忆的汤,没有开启前世的药。所以他们忘记了回家的路,只借着直觉一直行走。
大约记忆只是封存,没有消失。
于是家人们点起河灯,焚起香烛,让那忽明忽暗的光,让那升起的青烟召唤他们,接引他们回来,又送他们归去。
想来他们一定是记得家人的味道的。
“鬼节”,莫如叫做“归节”吧。
我曾听老人们说,七月半那天将柴灰洒一层在门口,第二天早上如果看见柴灰上有脚踩过的印记,那就是他们回来过了。
我用铁铲从灶里铲了几铲子细灰小心翼翼的铺倒在门口,一晚上没有睡着,也不敢钻出被窝。
天光渐亮,我的心砰砰直跳,轻轻走到门口,那层柴灰还是像昨天的一样,没有任何痕迹。
没有人回来。
我常常在想,那个世界一定是存在的。
我们居于此岸,他们居于彼岸。
此岸彼岸独立存在,只有在这“归节”才会有短暂交集。
只不过,此岸的我们还记着,彼岸的他们已然忘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