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教师的内心”

再读“教师的内心”

作者: 迪心飞扬 | 来源:发表于2024-08-06 23:12 被阅读0次

                   

    摘抄:

    我开始寻找一种与我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要与我自己的个性整合,就像我导师的教学方式契合他的个性一样—一我的导师之所以有魅力,关键在于在他的教学方式和他自身之间找到了一致性。我开始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试着去理解作为教师我所拥有的个性,并顺着本性去学习可能有帮助的策略。

    尽管有时候我需要用讲授的方法,甚至可能喜欢用这种方法,但是如果一直都用单向讲授法,我会感到沉闷:因为通常我都知道接下去要讲什么,而且要讲的都是我以前听过的。然而,对话法能让我保持活力。我要倾听,反馈,做即兴演讲,我更有可能听到来自我自己和来自别人的一些深刻的、让人意料不到的想法。

    这并不意味着讲授法是错误的教学方法,这仅仅说明我的身份特质跟我导师的不一样,我更适合用对话法,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当我年轻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我需要有一个人来示范可能会是我自己的智能天资。但是现在,人到中年,我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我的身份认同要求,我在与他人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天资。

    我相信,这就是教学技巧的适当位置和作用。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自我独特性,我们就能学到展示而非撞饰自我个性的技巧,优秀教学则从中产生。我们不需要像专业主义文化鼓励我们去做的那样,用教学技巧来掩盖我们主观本来的面目。相反,我们可以利用教学技巧使自我天资更好地表现出来,从中产生最优秀的教学。

    在我的教学中,这些从反思中得来的关于自我的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揭示了我和我的学生的内心世界盘缠交错的复杂

    性。就我而言,作为教师的“我”既受到精神生活的威胁,又受到精神生活的吸引;很长时期困扰我的一个意识是,我感到理智工作所要求做的事情只不过是骗人的玩意儿。这样的“我”,尽管沉迷于思想,但是由于从前如此不确定自己的自我,于是欢迎那种实际阻碍自我参与的导师。可是如今,同一个“我”发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让人讨厌的,需要在交流中顺其自然地重塑。

    感悟:

    再读这些文字,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才更深切感受到帕尔默先生的话语是如此的富有真理。

    如今我清楚地记得六七年前曾经模仿某个名师上的一节校内公开课,当时整节课的设计我根据自己班上的学生的学情做了修改,大概还是依葫芦画瓢,课堂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我的最高期望,现在想想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当时面对全校的领导和数学组所有教师自己的内心充满恐惧,身心是分离的,人和课堂也是分离的状态,结果自然也就没有达到我自己的预期。

    之后每一年的校内公开课我像一只蜗牛似的慢慢地向前爬着,一点点地进步,只有自己内心感知到点滴变化,根本惊艳不到他人。

    在去年的秋季学期,我上的一节校内公开课,相当于戴着镣铐跳舞,领导规定的有框框,必须按照学校要求的课堂模式去教学,于是我就在那些规定下自己设计了一节课,没有过度用功,平常心去上了一节课,却赢得了从领导到老师的一致好评。这节课前我有比较好地自身认同,我的感觉很好,我很有信心,课堂上我更多地关注学生,我的课堂语言比以前更精炼,我的提问更有指向性,我的整个人与课堂有了较好地融合。领导对我的课堂刮目相看,评价很高,同事也是纷纷赞扬。我知道自己的课堂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我的自身认同与完整还远远不够,我需要学习在课堂上关注当下,关注每一个学生,真正让自己的身心与课堂完美融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教师的内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dq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