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33433/b687bab0ef09bf76.jpg)
长想一二的思维模式很需要
早上出门,走到院子,发现对面一楼后院那个种菜人在给花坛松土。我走了过去,透过不锈钢栏杆,看他菜园那几颗豌豆苗有没有新变化。
说来惭愧,一直不清楚豌豆苗是在秋末种植,还要经过一个长长的冬天的考验,那柔弱的细绳样枝蔓,不怕寒冷吗?种植过的人说,这植物跟冬麦子一样,都是秋天种的。自以为有种过庄稼的经历,却头脑里对豌豆的种植时间、方法是个空白。倒是一年四季都尝试过种植豌豆,结果是苗子出土很快,没开花前长势旺盛,可经不起蚜虫的肆虐,不久就全株灰白, 干枯,以至于最后看不到它出现的果实。过后想,若是采摘小枝蔓的话,还是能摘点绿叶菜的。这只是总结经验,还没有真正尝过这种绿叶豌豆尖的味道。准备清明过后种植它时,以观赏摘叶为主,就不等它的果实了。
邻居的一绺豌豆苗大部分没有冻死,它们已经长出三四寸长短的绿藤来了,在大多数小草们还没有完全苏醒的现在,它们可是精神抖擞走在春梢的一族了,我觉得它们很是努力地走在春天的前列。就对邻居说:“你的豌豆长势很好呀。”他却不以为然地说:“长得是啥吗?好几柱都不见了,可能冻死了,那一个花坛里种了好多的,全没有了。”他继续感叹说:“这不接地气,都不好好长,去年的韭菜现在就冒出这几窝,可能根子都死了。这种不成了,都不好好长么。”他叹息水泥地面做花坛不接地气,菜菜长不成的。
其实,在我眼里,他的菜园子丰富多彩,大青菜叶片碧绿肥厚,蒜苗绿绿的生机勃勃,小葱苗也嫩绿直立,墙角花椒树正暴着小芽,枇杷树的宽长叶子油绿发亮,一片生机,满园春色。可他却只说豌豆长势不尽人意,达不到他的期望而叹息。
我说:“你给它们不施肥,只浇浇水,几乎全靠菜菜自然生长哩,好的很着哩。”他说:“这菜我看种不成了,都不想好好长么。”可能是观察点不同,他希望的和菜园里长的有距离,看来是不满意菜菜们的生长速度和对菜园的预期了。
他的确很喜欢种植菜菜和其他绿植的。他的小后院很有特点,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花坛修整得整整齐齐,他一次来我后院挖黄瓜苗时说,你的后院小花盆太多,杂乱无章。我是比较随意,不如他规划设计小后院风格好。他种植很下功夫的,那年为了从他老家挖来一棵枣树苗,近八旬的老人了,骑着自行车来回八十公里,当时回来的时候,都晕眩在路上,他是打了熟悉同事的电话救助回来的。那枣树现在已经高过墙头,两年前都结了几斤果实的。
爱之深,盼之切,也就有了恨铁不成钢的想法,他觉得付出了,菜们却不给力。观赏闲话了几句,我们就出去散步了,路上我有感而发,我说,“长想一二”的思维模式,看来很多人都会忽略。种个菜,过程也很愉悦的,菜们的生长变化过程,看着就是一种慰藉,能收获当然很好,收获不大,肯定是有原因的,不要只看着菜们的长势不好,那样都削减少了种菜带来的心旷神怡的目的。问同行人“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是谁说的?他说:“你都想不起来,我能想起来?管它是谁说的,你觉得它好就是了。”是呀,不管它是曾国藩的名言,还是于佑任的箴言,或者是什么玄的书法作品,主要是多体会它的精髓,并在现实里训练训练,不要被“八九”部分左右才好。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的思维模式做得到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先哲明灯高悬,不着急,能做到一点,就是一点。就这样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