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文化,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几千年以前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酒桌文化也从一开始的待客之道变成了如今有着各种特殊意义的“酒局”。本来是彰显大国风范,现在不想变成了糟粕。
百度百科上面记录下来的酒桌文化有以下特点:
第一,劝酒。酒局上总有人特别热衷于劝酒,看对方被逼喝酒的窘态,是一些人在酒桌上最佳的享受。劝酒者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可谓出尽八宝。有些劝酒者喜欢把利诱包装成威胁,“你不喝可不够朋友啊”,言下之意是喝了就是朋友;有些劝酒者喜欢把威胁包装成利诱,“这杯干了,这个合同就是你的了”,言下之意是不喝你就出局了。
第二,以能喝为荣。酒桌上常有“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怕过谁”“能喝啤酒喝白酒,这样朋友才能有”等顺口溜。喝完一杯又一杯,喝少了就该挤兑你了,“你不行啊。你看谁谁谁多能喝,多够意思”。言下之意你不多喝,不往死里喝酒是不够意思,人家不会考虑你的酒量,不会考虑的你的身体健康。他把你挤兑的喝了酒完成任务(他未必就很爽),你身体难不难受就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了。
第三,势利。在酒桌上进行敬酒,给领导敬酒是重中之重。你应该看准时机,要善于给领导挡酒,等等,把与领导喝酒当成是博取他好感的机会,你这么为领导考虑,真的是为了他好吗?如果你是领导,恐怕又该等着人来敬你了,在下属谄媚的祝福中获取一份优越感。所有这些,都是等级观念的体现,这些,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消失,反而靠着酒桌文化大有加强之势。
第四,上对下的试探。酒桌文化不同于酒文化,酒文化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而酒桌文化说到底只是一种上对下的试探与征服,上以喝酒来判断下对其的服从程度,上知道喝酒会难受,第二天会头痛欲裂,但上恰恰需要这一种痛苦来测出“服从”的程度,就像帮会入会需要在手上划一刀,是在以最微量的自我伤害的形式,来展示服从的姿态。
第五,浪费资源。很多人喝酒为了“面子”“排场”,往往会不考虑实际情况上了满满一桌子菜,恐怕到最后动不了几筷子。饭店不心疼,反正交钱了,还能剩一大堆泔水。可这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些资源放到更有意义的用途上恐怕更好吧。
第六,动机复杂。有些酒局是为了进行不正当交易而开设的,酒局之中掺杂大量动机不同的东西,酒桌之上权钱色交易不绝,最后可能一筷子不动。或许会有人说,喝酒真能办成事啊!如果对方真爱喝酒,你们干喝好不好?还能给你省钱。如果你觉得人喝多了容易松懈,想要趁机拿下,大量事实告诉你,没用的!对方并不傻,你的意图他很清楚,因此他会有准备的,万一你真的在他酒醉的时候成功了,他酒醒后一定懊悔,从而对你怀恨在心,你们以后的关系就很难说了。不如在清醒的时候说开,让对方做出理性的选择
在中国,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必定少不了酒桌文化,有事没事,一顿喝酒,一杯酒藏着无数人情世故,不懂的话就无法摆脱别人的敬酒。
在饭桌上吃饭,你要是行就不用敬酒,你要是不行敬多少酒都没用。虽然这一句话很扎心,也确实是这样。中国是人情社会,一旦进入了体制,想要升职加薪,就少不了阿谀奉承,让人感觉非常的虚伪,酒桌文化既然能传承千年,也会让非常多人很不理解,只是后来人从一种文化演变成了现在的酒局。
倒酒要倒到什么位置、碰杯要分高低、拿酒杯要分啥左右手那些……
如果本身不想喝酒,也不想学会这些人情世故,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也不是不行,如果想往上爬,除非能力出众,不然真的摆脱不了所谓领导的决定权。
在好多年前的时候,我曾经在单位上班,三天一小聚,一星期一大聚,酒能让人喝醉,让人不清醒,为了所谓的人情世故,为了所谓的面子,我现在才明白,一个人如果行,根本就不需要喝酒来彰显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