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透视经典中国经典古诗词首页投稿
春意阑珊处 明月寄相思——品读张先的《青门引》

春意阑珊处 明月寄相思——品读张先的《青门引》

作者: 杏坛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20-04-17 15:17 被阅读0次

    春意阑珊处 明月寄相思——品读张先的《青门引》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提及北宋词人张先,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的佳句。在北宋词坛上取得成就可以与柳永比肩的词人,张先以其温婉的笔触,细腻的情思书写很多的人事物景情。其中,对个体生命的观照占据了主导。而在其存世的诸多作品中,有三首词中都以“影”入词,由之而有了“张三影”的雅称。——“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在张先的词作中漫步,虽偶有激越浩荡宏阔之句,但大多数作品表现出的是纤细温润之色。从宋词的发展历程看,张先对慢词的发展与成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仔细品味张先的作品可以发现,张先的创作更注重人的主体意识的张扬,他在《行香子》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后人根据这又给他取了“张三中”的雅号。

    《青门引•春思》是张先所作的一首体制精巧的伤春怀旧之作,整首词从触觉、听觉、视觉等方面写出词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短短的52个字,长短不齐的句式交错使用,营造出一种起伏跌宕的情感变化之境。而从上下片描写的角度看,上阕是伤春,春尽花残,令人忧伤;下阕是怀旧,萦怀往事。显而易见,“伤春”是对现实的感怀,“怀旧”则是对过往的追忆。但两者所蕴涵的情感则是同质的,都带有哀婉感伤之色。具体到作品中,上片交代写作的时间是“近清明”,即寒食节前后。作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种文化符号,清明文化一般与寄哀思、诉衷情相关联。从与寒食节有关的凄美的故事到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间无不蕴涵者悲戚之情。有了这样的时间背景作底色,下面书写感观的基调就确定下来。“乍暖还寒时候”是对天气给人带来感受的描写。虽然春回大地,暖阳和煦,但春寒料峭,严冬冰冷之色还没有完全销退。尽管春雨贵如油,但是绵绵春雨同样会引发人们的愁绪。同是写春雨,但是由于写作者的情感不同、心境不同,春雨呈现出的特质就有了多样性。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表现出的是喜悦;志南和尚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绘出的是春雨的细密轻柔......而张先虽没有直接写出春雨形、态、色,但从全词的基调看,词人眼中的春雨不是暖色调的,而是冷色调的。

    经过一二两句环境的渲染铺垫,第三句则聚焦时间和地点。“庭轩”,言在家中;“寂寞”,言一个人独守空房,孤单寂寞,内心的凄凉;“近清明”,言已近暮春时节。七个字,三层意思,有自然的时空,更有主观的感受,人与自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完成了重叠。最后两句,描绘出的主观感受更为浓烈。“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在春日里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花已经过了最盛的花期,变成了“残花”。好景难在,世事无常,一种莫名的感受油然而生。花如此,人更是如此。睹物伤怀,不觉悲从中来。何以解愁?唯有杜康。却不知,“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没有了花间一壶酒的惬意,仅存的只有对春已迟暮,花已凋零,美好事物的破灭的哀叹。而“又是去年病”言这样的体验并非只发生在今年,近乎是年年如此。回望过去,看看现在,孑然一身,孤影相伴,一个“病”字,或许是身体不适,更多是内心的痛苦煎熬。直白的用语,点出题旨。

    上片因百花凋零而引发无限的愁思,借酒消愁,直陈主旨。下片第一句呼应上片,陈说凄厉的角声,轻冷的晚风,让酣醉的人清醒过来。“角声而曰风吹醒,醒字极尖刻。”一个"醒"字,表现出角声晚风并至而醉人不得不苏醒的一刹那间反应,以此暗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酒是最好的麻醉药,但是暂时的解脱之后,清醒过来接踵而至的是更浓的愁绪。“入夜重门静”,极言因愁苦而无法入睡。夜的寂静,内心的孤独,内外交叠,令人窒息。“重门”,既是对庭院深深现景的描写,也是对自己心门紧锁,无人能解的隐喻。孤灯相伴、形影相吊,一轮明月洒下的清辉不觉又勾连起对过往的追思。“一轮明月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对抒情主人公来说,好景难在,物是人非。对过往美好的回忆更加深现实的悲凉。进行了这样的铺垫,最后一句不是以情作结,而是移入了电影镜头的特写。这种画面感的勾勒,营造出一种现场感。当然,这种画面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想象的。月朗星稀的夜晚,万籁俱寂,围墙之外,曾经在一起嬉戏的秋千架随风摇荡。睹物思人,可伊人又在何方。本是对所思之人的牵挂,但作者写人却言物,写物却只写物之影,影是人,人又如影之虚之无,确实写出了隽永的词味。黄蓼园评云:“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笔,极希微窅渺之致。”

      “怀则自触,触则愈怀,未有触之至此极者。”一首伤春怀旧之作,通过用景表情、寓情于景的方式抒写内心的愁绪悲情。除了景与情浑然天成的融合,遣词造语也匠心独运:"乍",见出是由春寒忽然变暖,"还"字一转,引出又一次变化:风雨忽来,轻冷袭人。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时间之点为“近”、百花将谢为“残”、心门紧锁为“重”, 精细确切的遣词,贴合微妙的人情。另外,为了真切地表现主人公独守空房的心境与情感,还综合地调动多种感官写景抒情,触觉之“冷、寂寞”、视觉之“花、明月、秋千影”、听觉之“静、画角风吹”等。一首短词融悲戚,万方明月念伊人。

    (安徽省皖西经济技术学校陈士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意阑珊处 明月寄相思——品读张先的《青门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hy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