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发现,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儿。
我从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吃货。对一切蜜饯甜点都不感冒,逛超市很少在零食区逗留,买回家的水果,总是要等到快放坏才想起来吃。
但我喜欢热气腾腾的食物。
刚从热油中捞出的素丸子,新出锅的猪肉粉条包,一揭盖还在咕嘟咕嘟冒泡的山药排骨汤......
带着想吃就不要怕烫的精神,满怀期待地送到嘴里,想要大快朵颐,却又只能小小地咬一口。最烫的时候味道刚刚好。不能等,多等一分钟,口感就大打折扣。
也一直对麻辣烫、砂锅粉保持着极高的热情。时间会在它们滚烫的热气里变得游移不定,不知该如何流逝。在学校时,朋友认为时间可贵,吃饭如风卷残云。我却只觉得时间太多,简直无处浪费,于是只能浪费在食物上。点上一份麻辣烫,慢悠悠地用勺子舀一点汤,用筷子挑起几根细条条的粉丝,夹上一点豆皮和海带,放进勺子里搭配均匀,一口咽下,舌尖微麻,心满意足。
毕业后才真正感到时间可贵,吃饭经常草草了事。幸好和我同住的朋友生活习惯极其标准,顺便也提升了我的生活质量。我们每天早晚煮粥,各种粥,大米红枣小米绿豆红豆黑米薏仁黑豆随意搭配。周末再大炒一顿,犒劳自己。
我想自己已经足够独立,能够在不断失败的下厨经验里保证吃饱过好,但我妈显然不这么认为。所以某天我下班回到小区,看到我妈带着大慈大悲的表情,拎着菜在楼下严阵以待,准备给我改善伙食。
土豆丝,炒菜芯和红烧肉。
每次我和我妈小别重逢,她基本都要给我炒个土豆丝。起源于我小学三年级在新学校的门口第一次吃到外酥里软的炸土豆时,就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这种神奇的食物。她刀功精湛,能把一颗颗土豆切得薄如纸细如丝,下锅大火翻炒,出锅根根美味。
我妈多年来的心愿之一就是用她引以为傲的厨艺把我喂到100斤,可惜我抵死不从,我们常常分别,她也鞭长莫及。
年少远离家乡,偶尔感到孤独的夜晚,我会想念家里汤底浓厚内容丰富的羊肉汤,还有大街小巷卖米线、胡辣汤、肉夹馍的良心小店,情至深处,恨不能融化在葱油饼松脆的香味里。
我从不承认自己想家,认为这是脆弱的表现。相比起来,承认想吃则容易得多。
我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停留,怀念那里的味道有时甚至多于人。唯一一次挨揍后在兰州吃的一碗牛肉面让我难忘至今,弋阳的米果小吃丰富到让我遗憾不能在此终老,沈阳一锅炖的豪迈气质好像只有呼朋唤友一起吃才算圆满。楼房街道会在记忆中变得模糊不清,但味蕾会记得我在那里生活过。
食物,是慰藉,眷恋,包容,是含蓄的我们想说却又觉得说了太矫情因此没必要去说的话。
在上演离别的站台,行色匆匆的人们,背包里总有一份食物留给自己,一份食物带给他人。喜欢一个人,要和他分享我爱吃的一切。久别重逢的朋友,一定要带她去吃顿大餐。风尘仆仆归来,一桌美味早已备好又是何等的幸福。
我们依赖一个人,就是能够心安理得地说出,我想吃什么。而对待一个人最大的善意,莫过于我心甘情愿为你下厨,陪你吃饭。
网友评论